在全市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6 16:50:19

  目录/提纲:……

在全市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途径

  (二)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二、客观总结成效,清醒正视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开展取得的积极成效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聚焦重点任务,推动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

  (一)拓展活动内容与形式,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

  (二)完善城乡协同机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强化教育引导,深化未成年人对劳动精神的理解

  (四)健全评价激励体系,激发未成年人的劳动热情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资源投入,夯实工作基础

  (三)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工作合力

  ……

  在全市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我市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劳动精神在未成年人中落地生根,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妇联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文明办主任、教育局德育股长、部分街道社区负责人及中小学代表。刚才,X区文明办、青年新城社区、X县教育局作了汇报发言,分别介绍了在组织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做法、实际成效和经验启示,内容充实、特色鲜明,我都同意,大家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开展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从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途径

  

  立德树人,德为首位。劳动教育是涵养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通过劳动实践,能够让未成年人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略…… 

  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让未成年人在劳动中学会担当、学会创造,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

  

  从现实案例来看,参与劳动实践的未成年人在综合素质上表现更为突出。X区青年新城社区开展的“劳动美”活动中,26名小学生通过制作三明治、擦拭健身器材等劳动,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更学会了感恩与合作。正如一名学生所说:“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以后要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转变正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时代新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劳动惯和劳动精神,让未成年人在劳动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客观总结成效,清醒正视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的高度重视下,市文明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X县(市、区)积极行动,我市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分析、认真对待。

  

  (一)活动开展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是活动覆盖面逐步扩大。自202x年启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全市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80余场,参与未成年人达8.2万人次,覆盖全市156个社区、230所中小学。其中,202x年1-4月就开展活动120场,参与人数1.8万人次,较202x年同期增长35%。X区作为试点单位,实现了社区、学校全覆盖,活动频次从每月1场增加到每月2-3场,形成了常态化开展的良好态势。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镇、X乡等农村地区开展“农耕体验”活动,组织4000余名农村未成年人参与播种、施肥、收割等劳动,让劳动教育走进田间地头。

  

  二是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活动模式。市文明办主办的“劳动美进社区”活动,通过“知识讲解+实践操作+情感体验”三段式流程,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如4月29日在青年新城社区的活动中,志愿者先以问答形式讲解劳动节由来和劳动模范事迹,再指导孩子们制作三明治,最后让孩子们向物业、保安、保洁人员赠送劳动成果,实现了“认知-实践-感恩”的闭环教育。X县创新推出“家庭劳动积分制”,将未成年人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量化为积分,可兑换书籍、文具等奖励,有效激发了未成年人的劳动积极性,参与家庭覆盖率从最初的12%提升至目前的48%。

  

  三是社会参与度持续提升。各部门联动配合,形成了“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主抓、社区学校落实、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市教育局将劳动实践纳入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规定初中生每学期劳动实践不少于30小时;市民政局协调120个社区开辟“劳动实践角”,提供工具和场地支持;市妇联开展“最美劳动家庭”评选,带动家长参与劳动教育;社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已有2300余名志愿者加入“劳动美”宣讲和指导工作。X区还引入企业资源,与本地餐饮企业合作,开展“小小厨师”体验活动,让未成年人在专χ傅枷卵烹饪技能,拓展了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城区与农村地区、经济发达县与欠发达县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主城区活动场次占全市总量的65%,参与人数占比达70%,而X县、县等偏远地区活动场次仅占全市的8%,参与人数不足5%。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场地和志愿者,活动开展断断续续,如乡全年仅开展活动2场,远远不能满足未成年人需求。,城乡活动内容差异较大,主城区以社区服务、手工制作为主,农村地区则多为简单的农耕体验,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

  

  二是活动深度有待加强。部分活动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停留在“擦擦桌子、扫扫地”等浅层次劳动,对劳动精神的挖掘和_不够。问卷调查显示,63.5%的未成年人认为“活动只是完成任务,没有学到太多东西”,58.2%的老师表示“活动设计缺乏教育目标,效果不佳”。如X区某社区开展的活动中,仅组织未成年人捡拾垃圾30分钟,没有后续的分享交流环节,导致劳动体验流于表面。同时,活动与学科教育、生活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形成“劳动+德育”“劳动+智育”“劳动+美育”的融合效应。

  

  三是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不足是主要瓶颈,全市用于“劳动美”活动的专项经费年均仅80万元,人均不足10元,难以支撑活动的常态化开展。部分社区因经费紧张,只能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活动,无法购买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师资力量薄弱也是突出问题,专业劳动教育教师匮乏,多数学校由班主任或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安全保障措施有待完善,202x年曾发生2起未成年人在劳动中轻微受伤的事件,暴露出安全预案不健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四是评价体系尚未完善。虽然劳动实践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但评价标准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多以活动记录、照片视频等形式佐证,缺乏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的科学评估。部分学校存在“走过场”现象,为应付检查而编造劳动记录,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家长层面,仍有35.7%的家长认为“劳动会影响学”,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甚至代替孩子完成劳动任务以获取评价分数。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加任务”,未能摆在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劳动教育见效慢,不如抓成绩来得实在”,在资源分配、精力投入上向应试教育倾斜。学校层面,受“升学率”压力影响,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