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乡村治理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2025-08-19

2022年关于乡村治理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加强员干部能力建设,着力构建起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一、强化功能,答好基层组织建设“基础题”。**镇深入落实加强基层工作有关要求,着重从四个方面发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一是在理论学上下功夫。认真学领会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省第十四次代会精神,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推送“百年史天天读”“史每日故事卡”156期,深化员干部思想认识。聚焦全市全区能力建设推进会和重点任务落实等中心工作,通过实地观摩、理论研讨、结对帮扶等方式,引导广大员干部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组织42名村干部报读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大专班,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完成新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轮训全覆盖,切实提升村干部业务能力。积极发挥微视频平台作用,通过制作并推送政宣传微视频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员干部洁自律意识。三是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扎实开展村“两委”成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7件,树立了村干部良好形象。探索开展员档案电子化保密终端管理,确保2079名员档案的规范管理。结合**新城征迁工作,探索建立安置小区农村员社区化管理模式,引导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为民服务,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四是在用活阵地上下功夫。实施10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举办“支部红色课堂、员议事课堂、德育安全课堂、乡村振兴课堂、健康悦动课堂”为主题的35期“五项特色课堂”,着力打造优质员活动阵地。利用“有声读物”网络学平台等形式建立村级史学教育“微阵地”和员“轻驿站”,强化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二、聚力“三乡工程”,答准实施乡村振兴“必考题”。**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坚持以“三乡工程”为抓手,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治理促振兴,以振兴强治理。一是依托设施农业吸引市民下乡。**镇以**农稷协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主体,充分挖掘玉拉、卡约初禾等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资源,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农户”等方式,打造以果蔬采摘、农事体验、农家乐餐饮为主导的市民下乡目的地,去年以来,吸引市民下乡4.6万人,带动消费530万元,借力强国商城、直播带货等平台,线上农产品销售累计达80万元,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潜能不断释放。二是借助乡情纽带呼唤能人回乡。举办“群贤毕至、共谋振兴”优秀人士助力乡村振兴恳谈会,以乡情作纽带,感召12名**籍能人回乡投资兴业。引进草莓种苗脱毒繁育及葡萄密植技术专业人才2人,繁育草莓种苗90万株远销闽浙等地,葡萄种植亩增产61%,增收450万元,能人回乡创业效应初步显现。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兴乡。发挥“两新”组织社会作用,与辖区大宋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农作物订单种植协议,带动周边7个村建立原料供应基地1200亩,年供应农作物原料300吨。引进青凯源服装有限公司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180人,年务工增收63万元。积极整合民营企业和专技人才资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镇44个村累积收益达1130.52万元。
 
  三、聚焦群众期盼,答实为民解忧纾困“实践题”。**镇始终将为民办实事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提升群众对基层组织的认同感。一是组织引领出实效。多方筹措资金,对全镇14个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改造升级,充分发挥“三无”楼院中员作用,成立4个支部,带领居民开展小区管理服务,一举改变了“三无”小区的窘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群“沟通桥”作用,统筹推进征迁群众安置工作,顺利为13个村1100户拆迁群众安置分配房屋2150套,赢得员群众高度认可。二是养老服务出实招。筹集资金450万元,在15个村落实农村老年之家改扩建项目,由村支部牵头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用餐和照料服务,受惠面达1200人,构建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网格管理促实效。建立镇片村社户五级管理网格1759个,实现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疫情防控工作中,依托以组织为主体,以网格单元为基础的责任体系,扎实推行“员入格 一网兜底”服务机制,发动2000余名员入格入网,奋战在108个执勤服务点,保障5300余次件生活物资运转分发,构筑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疫情防线。
 

2022年关于乡村治理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