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家书》读后感

2025-07-05

读《红色家书》读后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红色家书》是无数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近期,认真研读了《红色家书》,更加深切地感悟到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发出的读罢“不忍释手、动情落泪、彻夜难眠”的感慨,受到了灵魂的洗礼!贯穿《红色家书》始终的,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红色初心,为时代使命奋斗不息的果敢担当,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奋勇前进。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受到了这些家书面前精神的洗礼。

  品读《红色家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铸忠诚。忠诚如金,刀斧相加,不改其色。革命先烈们在枪林弹雨、屠刀之下,仍舍生忘死,心系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正是深植了忠诚于党、忠诚于为人民谋福祉事业的红色基因。英雄烈士方志敏大呼“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竭诚的信仰者”。李大钊留下“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的铁血字迹。革命先烈们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他们用坚贞不渝、忠诚炽热的爱为党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新时代党员民警,要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利用“红色家书”、“今天是我的政治生日”、“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有效方式常忆初心,不断增强政治定......

预览结束
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