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中心组交流研讨材料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推上了历史新高度。上个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通篇多处提到与“法治”相关的内容,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履职尽责的基本素养,自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大景区事业的全过程,学思践悟、深学笃行、行稳致远。下面,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实践谈三点认识:
一、深学细悟,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我们必须要全方位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彰显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具体来说,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立足中国国情,回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一思想不仅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智慧,还借鉴了世界各国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世界视野的法治体系。它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明确了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价值追求和基本原则,为我们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治体系指明了前进道路。
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指出,法治建设必须以保障人民权益为核心,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成为法治的最大受益者和最广参与者。
在实践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确保每一项法律法规都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执法环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等现象;在司法领域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使法治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它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为了落实这一战略布局,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有法可依。其次,要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再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最后,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真抓实干,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关键在于运用。我们必须把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依法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风险、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合法合规。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为重大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还要注重加强决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决策落到实处。比如,在制定政策时,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政策取得预期效果。总之,只有不断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通过开设专栏、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解读法律法规,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如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等,寓教于乐,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还要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此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特点,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取得实效。例如,对于企业经营者,可以重点宣传经济法律法规,帮助他们依法经营、诚信纳税;对于农村居民,则要加强对土地承包、宅基地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普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总之,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是要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把更多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法治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懂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信访维稳机制等,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例如,在社区层面,可以建立居民议事厅、调解委员会等平台,鼓励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总之,通过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夯实法治中国的根基,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
三、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奋力谱写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进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予以规范。我们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步伐,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于法有据。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民生保障领域,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此外,还要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确保每一项法律法规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是要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确保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司法效率和透明度。此外,还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铁军。
四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法治合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主动参与全球法治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方面,要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对外法治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