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新形势下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日,市委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市农业局和部分乡镇,对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阶段
从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变化情况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农民自发流转阶段
1998年,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部分农民不满足于土地带来的收益,外出务工谋求致富,将承包地以口头形式交回组里或由他人耕种。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较快,快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部分处于半工半农状态的农民逐渐向非农转变。随着非农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的持续上升,我市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外出务工,自发地将土地转交给他人耕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农民自主性强,但缺乏规范性,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合同不规范、流转期限不确定等。
2. 探索尝试前行阶段
20xx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市先行先试,在探索中前行,20xx年9月11日在全国首家举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拍卖,敲响了土地流转“中国第一槌”。以西万、紫陵、水南关村为代表的一些乡村,探索尝试出了符合实际的集约经营、“四荒”开发、对外承租、农地入股等流转模式,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转产农民与种粮大户、农业公司的双赢。这一阶段,政府逐步介入,政策引导作用逐渐显现,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
3. 行政政策推动阶段
20xx年,XX市委出台相关文件,对XX市范围内所有乡镇土地流转工作进行排名,年终按照排名兑现奖惩,通过行政政策导向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XX市委要求,我市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幅加快,流转土地面积从20xx年底的6万亩增加到20xx年底的15万亩,增长了150%。这一阶段,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为了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市政府还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如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管理等,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成效
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大量分散的小块土地被集中起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这种规模化经营不仅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推广,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例如,我市的紫陵镇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引进了一家大型农业企业,该企业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当地粮食产量提高了30%,农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土地流转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原本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土地被改种为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2.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向第二、三产业就业。据统计,20xx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了1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这些劳动力的转移不仅缓解了农村人口过多的压力,还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同时,外出务工的农民通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来说,土地流转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
3. 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土地流转后,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既有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也有大型农业企业。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具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风险。例如,在20xx年的洪涝灾害中,我市的几家大型农业企业通过提前采取防灾措施,有效减少了损失。而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也能凭借其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确保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稳定。因此,土地流转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 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土地流转的推进,促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土地流转后的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土地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例如,我市的水南关村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协调处理村内的各项事务,极大地提高了村庄治理的效率。此外,土地流转还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许多村干部通过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提升了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群众威望。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流转程序不规范
尽管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规范土地流转,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乡镇和村组未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例如,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存在条款模糊、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农民在遇到纠纷时难以维护自身权益。此外,个别地方的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为此,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每一笔土地流转都依法依规进行。
2. 流转规模有待扩大
目前,我市的土地流转规模虽然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率较低。为此,建议市政府加大对偏远山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些地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 流转后服务跟进不足
土地流转后,如何做好后续服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市在土地流转后的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提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导致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例如,一些农户在流转土地后,由于缺乏技术支持,无法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导致产量不高;还有一些农业企业在销售环节遇到了瓶颈,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建议市政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后的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4. 农民权益保障需加强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护农民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个别地方存在侵害农民权益的情况。例如,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租金过低,甚至低于市场价格,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还有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流转期限,导致农民在合同期满后无法收回土地。为此,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强化政策引导,规范流转程序
市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每一笔土地流转都依法依规进行。同时,要加强对乡镇和村组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水平,确保他们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 扩大流转规模,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解决土地流转规模较小的问题,市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偏远山区的土地流转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区域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市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后的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具体而言,可以在各乡镇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站,定期组织专家下乡指导,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还可以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帮助农业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此外,市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
4. 加强权益保障,维护农民利益
市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具体而言,可以在土地流转合同中明确租金标准、流转期限等内容,防止个别地方出现侵害农民权益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等方式,确保农民在合同期满后能够顺利收回土地。此外,市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依法维权。
总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好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