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我旗文化发展特色资源,找准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近期,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旗文化特点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西南部,被誉为内蒙古西南大门,地处蒙、陕、宁三省交界处,北与鄂托克旗相依;东与乌审旗相连;南与陕西靖边、定边两县及宁夏盐池县毗邻;西与宁夏陶乐县、灵武县接壤。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内蒙古通往西部的重要经济和旅游通道。鄂托克前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7万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里生活繁衍,这里从夏朝开始先后是北羌、匈奴、鲜卑、乌桓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和放牧地。这里被誉为内蒙古西部多元文化的廊道。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黄土文化、西夏文化、匈奴文化、戍边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相映成曲。共同构造了这片土地神奇而诱人的魅力,20xx年,被国家民协命名为“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特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目光。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古河套人遗址、水洞沟遗址,有唐代宥州古城和明长城遗址,有鄂尔多斯民族风情旅游区大汗行宫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有300多年祭祀历史的苏勒德祭祀和神奇的榆树壕旅游区,有风景如画的世界景观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还有著名的毛乌素沙漠源头-大沙头旅游区,有民族政策试验田和民族干部培训摇篮的三段地工委等红色旅游资源。这里神奇的草原大漠风光、奇特的沙漠峡谷、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彩的鄂尔多斯祭祀、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将是旅游的胜地、度假的天堂。
(二)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在深入挖掘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并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马文化节、婚礼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提升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文化产业逐步兴起。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如手工艺品、传统服饰、民族美食等,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文化旅游品牌逐渐形成。通过打造“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等品牌,提升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五是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加强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鄂托克前旗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部分历史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尚未得到系统性保护和开发,缺乏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导致其文化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二是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市场上同类文化旅游产品较多,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足。虽然有一些节庆活动和媒体宣传,但整体宣传效果不理想,对外宣传渠道单一,未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四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景区交通不便,住宿条件有限,餐饮服务有待提升,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五是专业人才短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撑,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鄂托克前旗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考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加强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确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文化内涵挖掘,提升文化旅游品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讲好鄂托克前旗故事。加大对历史文化遗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护机制,确保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传承。鼓励和支持文化创作,推出一批反映地方特色、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化艺术作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三)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互联网+旅游”等新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市场活力。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业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推广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资源。策划组织系列宣传活动,如专题报道、网络直播、短视频大赛等,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旅游展会,展示地方文化旅游形象,拓展客源市场。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客源输送机制。通过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如“走进鄂托克前旗”、“发现最美鄂托克前旗”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要注重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旅游环境。加快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提高通达性和便利性。合理布局住宿设施,满足不同档次游客的需求。规范餐饮服务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卫生。加强对景区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整洁美观。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方便游客识别和游览。强化旅游安全监管,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激励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专业技术队伍。通过多种途径,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鄂托克前旗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党委书记在读书班上的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