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县乡区域新能源车充电难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更加普及。但是,在一些县乡区域,充电桩基础配套、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双碳”战略落实,亟需引起重视,积极解决。
一、原因分析
一是充电设施严重不足。虽然目前在一二线大城市充电桩建设相对完善,有较高的覆盖率,但是在基层县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区住宅小区内空地主要以满足群众休闲活动和日常停车为主,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较少。在农村地区,受电路铺设困难、利用率低等因素制约,几乎没有乡镇村庄建设充电桩,导致一些续航里程短的新能源车“出不了城、下不了乡、回不了家”。以泾川县为例,全县共安装并可正常使用充电桩45台,其中公交公司32台,高速服务区8台,凤凰山景区5台,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群众充电不便。
二是设施配套相对滞后。许多已建成小区在建设初期未将充电桩纳入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缺少低压电源接入点,小区内充电桩接入难度大。一些物业公司对于新能源车配套充电设施的认识不足,担心充电过程中发生电压不稳、触电、着火等危险,排斥安装充电桩。同时充电桩运营方与物业管理者没有就利益分配、管理责任等达成一致,影响了场所管理者的积极性。此外,从主干电网到用户端的电力传输系统存在瓶颈,导致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充电设施的建设难度。
三是政策支持不够到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但在......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