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与大家进行交流,今天我授课的主题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专门阐述,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又对“人才”的含义提出了新的定义,只要为我所用、人尽其才,都是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也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我有几点看法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一、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阐释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出发点。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加深认识。
首先,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继续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教育公平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其次,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一些关键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例如,在航天、高铁、5G通信等领域,我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原始创新,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不仅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最后,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如“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吸引了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本土优秀人才。此外,还注重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投身于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去。总之,“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论断,既体现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二、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报效祖国。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平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真本领;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推进国际化办学。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积极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深造,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华讲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一个人如果只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为全体公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可以通过建设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在线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此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
三、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仅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更是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创新潜能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需要从制度建设、文化塑造等多个层面入手,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的人才生态环境。
一是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法规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人才政策,切实解决他们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比如,对于高端紧缺人才,可以给予购房补贴、租房优惠等待遇;对于青年人才,则要提供更多创业扶持资金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起步。同时,还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此外,要加强对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能够正确引导人才发展方向。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分类评价改革,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倾向。例如,在科研领域,不仅要考察研究成果的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和影响力;在工程技术领域,则要注重实际贡献和技术水平。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不同类型的人才各显其能,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同行评议制度,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广泛宣传科学家事迹,弘扬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命名表彰等方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国家储备更多潜在的科技人才。
四、如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搭建广阔舞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的机会。要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专长。比如,在重大科研项目中,可以适当放宽申报条件,让更多年轻人才参与进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要鼓励员工大胆尝试新思路、新技术,允许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竞赛、展览等活动,为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二是赋予更大责任。信任是最大的激励。要赋予各类人才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所在。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中,要敢于将重任交给有能力的年轻人,让他们挑大梁、担重任。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人才撑腰鼓劲,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要营造宽松包容的工作氛围,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交流,避免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要尊重人才的个性特点和工作习惯,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此外,还要关心关爱人才的生活点滴,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安心从事科研或生产工作。
综上所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积极投身到这项伟大事业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