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在xx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全面贯彻落实全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准确把握xx村整村脱贫后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着力整合脱贫攻坚各项优势资源,积极协调和落实有关部门对贫困村的支持和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整村脱贫成果,较好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任务,为xx村整村脱贫及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作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和贡献。
一、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组织基础和力量支撑
打赢脱贫攻坚战,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找准着力点,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协助镇党委、村支两委完成村支两委换届,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实现了村级组织的年轻化和知识化。同时,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及最新精神,着力提升班子成员和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谋发展、奔小康,为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依托脱贫攻坚联动机制,齐心协力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充分发挥乡级包片干部、派驻第一书记、精准帮扶工作队、村两委各自优势,精心构建共同参与扶贫攻坚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准确把握xx村扶贫攻坚的资源优势和困难挑战,统筹整合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金融扶贫、政策兜底等扶贫资源,吃透村情民情,把脉群众期盼,梳理帮扶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及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规划脱贫攻坚措施路径,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第一书记开展“三基”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精准发力的脱贫攻坚工作合力,夯实巩固深化脱贫摘帽成果的组织保障和队伍支撑。
二、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是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能了解并掌握相关政策内容,从而增强他们依靠政策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具体做法包括:
政策宣讲进村入户:我们定期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小组会、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政策解读,详细讲解各类扶贫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流程和享受条件,确保每位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能够听懂、理解、用好政策。此外,针对行动不便或无法参加集体活动的贫困户,我们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政策宣传,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2. 利用多种媒体渠道:除了传统的会议形式,我们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扶贫政策信息。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时发布最新的政策动态和帮扶信息,方便群众随时查阅和咨询。同时,制作了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政策,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3.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为了更好地激励贫困户主动脱贫,我们注重挖掘和宣传身边的脱贫典型事例,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评选表彰“最美脱贫户”等活动,树立一批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些典型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贫困户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斗志,增强了他们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4. 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我们深知,仅靠政策扶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为此,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班,涵盖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手工制作、电商运营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群众的需求。培训过程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成功创业者进行现场授课和实操指导,确保学员真正掌握实用技能。同时,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提供项目策划、资金支持、市场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帮助他们顺利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实现稳定增收。
5. 强化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部分贫困户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等不良情绪,影响脱贫积极性。对此,我们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组织观看励志影片、阅读优秀书籍、聆听感人故事等形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关注贫困群众的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我们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形成了“我要脱贫”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各项扶贫工作中来,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紧密合作,共同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和关键。为了确保贫困户能够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我们紧紧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根据xx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例如,结合本村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中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等项目;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了一批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家乐和民宿;针对部分村民擅长传统手工艺的特点,扶持成立了刺绣、编织等手工合作社,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来源。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2.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为了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我们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有信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农户则专注于生产环节,双方分工协作、互利共赢。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市场风险,还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收益。据统计,近年来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xx村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平均提高了20%,农户收入增长幅度超过30%。
3. 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增收途径。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水果、养殖家禽家畜,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家庭副业收入;另一方面,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农户将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打破了地域限制,扩大了市场覆盖面。此外,我们还探索建立了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等方式,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土地租金等形式获得额外收入,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4. 加强技术服务,提升产业效益:产业要发展,技术是保障。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了一支由农技专家、乡土人才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针对不同作物生长周期和管理需求,制定详细的种植指南和技术规程,向农户传授科学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同时,设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了直观的学习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为贫困户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制约xx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村民创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改善交通条件,畅通对外联系: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xx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将道路交通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先后修建和硬化了村内主干道、通组公路以及连接周边乡镇的乡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与此同时,配套建设了公交站点、候车亭等设施,开通了城乡公交线路,大大缩短了村民出行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人员物资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提升饮水质量,保障群众健康: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集中供水设施,铺设了自来水管网,确保每家每户都能用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对于地处偏远、分散居住的农户,采取打井取水、安装净水设备等方式,解决他们的饮水难题。此外,建立了水质检测制度,定期对水源地和用户端水质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3. 优化电力供应,满足用电需求:随着农村电气化进程加快,用电负荷不断增加。为了保障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我们配合电力部门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更换老旧电线杆、变压器等设备,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供电稳定性。同时,推广使用节能电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今,村民们不仅可以正常使用家用电器,还能发展一些小型加工制造业,为增加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4. 完善通讯网络,缩小数字鸿沟:信息化时代,通讯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我们积极推动通信运营商加大对xx村的投资力度,建设基站、铺设光纤宽带,实现了全村4G信号全覆盖,并逐步推进5G网络建设。这不仅方便了村民与外界沟通交流,也为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了信息资源共享。
五、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根本之策。我们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针对贫困家庭学生,除免除学杂费外,还给予生活补助、助学金等多重资助,减轻家庭负担。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招聘特岗教师、选派支教志愿者等方式,充实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积极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失学辍学,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2.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守护群众健康福祉: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我们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配齐常用医疗设备和药品,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降低看病就医门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同时,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3. 丰富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空间。组织开展送戏下乡、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地文化遗产,举办民俗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如何巩固拓展成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防止返贫致贫: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对已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排查,逐户建档立册,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关注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潜在风险对象,及时掌握其生产生活状况和收入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立即启动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2. 深化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致富理念,摒弃“等靠要”思想。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鼓励和支持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社会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愿为、人人能为、人人善为的良好局面。
3.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全面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县委县政府及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在xx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任务,为xx村整村脱贫及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