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精细管理开创学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会议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规范管理,提升教师品位为依托,以“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为理念,坚持走“稳定中求发展,细节中求质量,实干中求成效,创新中求特色”的道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抓党建,重师德,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强化党建工作,增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2. 抓管理,重检查,提高班子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抓常规,重养成,打造学校德育亮点: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 抓科研,重教学,促进教育质量提升: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 抓规范,重民主,保持师生和谐稳定: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师生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师德形象,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党员队伍
一要深入推进“两学一做”,使其常态化。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行为,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会、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
二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使其制度化。精心设计党日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年至少讲两次党课。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此外,认真做好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工作,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三要继续推动“帮扶结对子”,使其深层化。通过教师家访等途径切实关心留守儿童、问题学生;通过党员与优秀学生、学困生结队子,实现“保优控辍”目标。每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优势,与特定的学生或班级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一对一的帮扶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使其牢固化。要细化纪律约束,做到公开言论守规矩,日常言行守底线。规范管理师生自媒体言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制定并落实《校园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师生正确使用网络,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信息。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廉洁自律、团结奉献的领导集体
一是强化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学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教育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外出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和决策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科学合理的领导体系。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及时沟通交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廉洁自律,勤勉敬业。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倾听师生心声,了解师生需求,切实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定期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增强领导班子的团队合作精神。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建设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攻克难关,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选修课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模式。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教室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三是加强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多方面因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推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成长路径。
2.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传授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和专业资格认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跟踪记录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其参加培训、承担课题、发表论文等情况,动态掌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定期分析评估,发现教师的优势和不足,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三是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共享。建立校内教师交流机制,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分享资源、交流心得,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这些举措,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三)强化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注重思想引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阅读经典书籍,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感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最美少年”评选、“诚信之星”表彰等,树立典型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推进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开设法治教育课程,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来校授课,讲解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法治观念。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治的魅力和力量,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仰和守法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并干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二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三是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家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共同商讨教育对策,确保学生在家在校都能得到有效的心理关怀和支持。
(四)优化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如开展民俗文化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等形式,展示师生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影响力。
二是打造特色校园景观,美化校园环境。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文化底蕴,精心规划和设计校园景观,如建设文化长廊、名人雕塑、纪念石碑等,赋予校园独特的文化标识。绿化美化校园,种植花草树木,增加校园的绿量和美感,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是培育校园精神,凝聚师生力量。提炼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精神,如“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校训,“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教风,“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学风等,使之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校史馆、荣誉墙等形式,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 强化安全管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一是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校园周边的安全秩序。
二是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校园安防设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消防设备等,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定期对校园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三是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教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诈骗等知识。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真抓实干,精细管理,为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