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某市教育局202x年工作要点

2024-12-27 华博范文网

  202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贯彻落实的第一年,是《XX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关键之年。202x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提出的“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教育强市目标,持续打好“学前教育补齐短板、义务教育巩固提升、高中教育普及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民办教育力促规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六大攻坚战,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XX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五进”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地生根。进一步研究和细化教育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举措,统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学习教育,建立支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必修内容。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2.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职尽责。三是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扎实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3.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持续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深入整治慵懒散浮拖等不良风气,树立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新风尚。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扎紧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推进巡察全覆盖,加强对巡视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肃查处违反纪律规矩的行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集体事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师生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二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三是加强美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美育课程标准,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四是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统筹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五是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优化课程教材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精选教材内容,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和适应性。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弘扬高尚师德,严守师德底线。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五是完善教育评价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要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一是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按照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逐步实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建尽建、应交尽交。二是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完善民办幼儿园准入退出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规范办园行为,严禁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身心健康。三是提高保教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教方案,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保教水平。四是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学前教育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补充教师编制、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

  2. 巩固提升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政策,不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差距。合理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行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等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三是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四是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压实政府、学校、家庭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五是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关心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给予更多关爱和帮助;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宜的教育安置。

  3.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时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一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和支持普通高中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开设多样化课程,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推进走班制教学,尊重学生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拓宽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渠道。完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适当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成才途径。四是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继续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支持力度,确保到202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4. 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二是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高端人才,产出更多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三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五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四、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法治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可靠保障。要加快推进教育立法进程,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一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教育法律修订工作,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重要法律的修订出台。二是加强地方教育立法,针对本地实际需要,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关法规规章,填补立法空白。三是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四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法治环境。

  2. 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部分审批权限给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教育政策落实到位。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教育管理和监督,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3. 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充实督导队伍,完善督导制度,提高督导权威性。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优先发展责任,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督导评估。定期开展学校办学水平评估,重点检查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情况,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加强对重大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导。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大教育改革任务,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跟踪问效,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四是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划分督学责任区,明确责任督学职责任务,实现对每一所学校常态化督导全覆盖。

  五、着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精准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二是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教育扶贫重要作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四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自信。

  2.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丰富教育供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整合利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满足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二是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网络,建设一批示范性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的教育服务。三是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四是拓展校外教育空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向青少年开放,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五是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在202x年这个关键节点上,全市教育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教育强市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XX教育事业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XX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