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5年04月09日)
乡镇作为我国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众多且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活跃。然而,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的限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往往显得脆弱不堪。加强乡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仅关乎乡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将有关问题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乡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预警机制不完善,信息传递滞后
多数乡镇的灾害预警系统依赖上级部门的信息转发,缺乏自主监测与预警能力。气象、地质等灾害监测设备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难以全面覆盖乡镇范围内的灾害隐患点。部分乡镇对灾害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导致村民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一些地区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单一,过度依赖广播或短信等传统方式,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影响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二)应急救援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足
乡镇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能欠缺的问题。一方面,救援人员多为兼职,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战经验;另一方面,救援装备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复杂灾害环境下的需求。在实际救援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挥调度和协同配合机制,救援效率受到较大影响。此外,乡镇与周边区域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尚未健全,跨区域救援协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mnei();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