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学复兴背景下,我国中高考试题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多,学好国学才能笑傲考场的日子正悄然来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朝夕所能至,必须从小积累,必须从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抓起,因此,我作为从教20余年的语文老师,认为抓好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如何培养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情趣?一、让学生认清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教师要在平常教学中注重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教育,告知学生要想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诵国学经典,与圣贤同行”,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了学生高尚的人格。其次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一个人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小学生多读、多背国学经典,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写作文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第三,通过经典诵读,大大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二、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效果自然不言而喻。经典诵读不仅仅停留在简单诵读,我在培养文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研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入场景式教学,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改进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等资源,将经典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形象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论语》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看到孔子及其弟子的真实生活场景,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风貌。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高质量的国学主题电影或电视剧,如《大明宫词》《三国演义》等,通过影视作品中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国学知识竞赛、经典朗诵比赛、书法展示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国学文化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名胜,参加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之情。
再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甚至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诗经》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诗,分析其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及社会意义,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国学学习情况。传统的考试成绩虽然能反映一部分学习效果,但不足以全面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贡献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可以设立“国学之星”奖项,表彰那些在国学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此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来。
总之,通过上述多种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支持者,引导他们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下健康成长,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