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打好扶贫攻坚战,农信社信贷扶贫是关键之举。笔者从事农信工作多年,直接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就农信社精准扶贫贷款的风险与防范展开探索研究。
一、精准扶贫贷款的风险点
1、道德风险
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到农信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每户金额3万,期限3年),同时贫困户也能得到政府扶贫部门的补助、救助专项资金和救助物品。比如“首企带千户”、“种养业两小补贴”、“教育救助(雨露计划)”、“医疗救助(201x年建档立卡户每人新农合补贴130元)”、“光伏扶贫(建档立卡户每年均收益20xx元左右)”、“危房改造(翻建3万元,维修5000元)”、“金融扶贫的贴息补助”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部分贫困户因为享受到了多种优惠政策而产生了依赖心理,他们不再积极寻找脱贫途径,甚至出现了不愿还款的情况,认为既然国家已经给予了这么多帮助,还款与否并不重要。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个人信用,也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信社的贷款回收率,增加了贷款风险。
2、市场风险
贫困户的成因有两个方面。客观层面:自然灾害、疾病、求学等。主观层面:文化程度、思想观念较低,只懂得经营传统的农间耕作,高投入、低效益,经营技术跟不上时代经济发展要求,导致贫困。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与贫困户不对称、不衔接,是建档立卡户偿还贷款,实现脱贫的主要风险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一旦市场价格下跌,贫困户的收入将大幅......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关于农村公路提标升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