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集中力量打击涉渔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切断非法造船、捕捞、销售、供给的“黑色产业链”,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捕捞行为,确保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随着海洋渔业执法力度的加大,破坏海洋资源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因非法捕捞、运输水产品而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逐渐增多,本文试图通过对某县涉渔社区矫正人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该项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涉渔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特点
截至201x年8月,某县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刑罚共计23人,其中判处缓刑计21人,占全部社区矫正人员的25%。涉渔社区矫正人员主要利用“三无”渔船进行捕捞,因非法捕捞水产品入罪,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长久以来靠海吃饭的观念根深蒂固,非法捕捞作为家庭唯一收入来源,技能的单一让渔民就业空间比较狭窄。
二、涉渔人员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经济问题
无技术特长,缺少谋生手段。涉渔社区矫正人员大多是因生活困难误入歧途,大部分能真诚悔改,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多出现就业难问题,很多涉渔社区矫正人员由于他们自身文化修养和素质较差,缺少技术特长,缺乏竞争力,加之他们曾被刑罚处罚,社会对他们容纳度降低,就业机会大大减少,他们重返社会后找不到工作,又没有地种,失去了生活保障。
2. 无生产工具,谋生单一。普通的居民在日常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对于涉渔社区矫正人员来说,新近才从监禁场所释放出来,靠海吃饭的观念根深蒂固,失去了生产工......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派驻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 下一篇:注重扶志扶智 助力“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