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税收法治”,简单来说,“税收法治”即法治在税收领域的体现,具体是指依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经过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及执法监督等程序的创立,使得征纳主体的税收行为纳入到现代化的轨道上。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指的是国家征税和纳税人缴税必须在法律的规定下进行,国家不能在“无法”的情况下征税,个人也不能在“无法”的情况下被要求纳税,只有在法律的授权下,税收立法和执法才可进行。20xx年党中央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实行税收法定原则。事实上,我国也已经开始践行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如在房地产税的征收上,20xx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其中,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立法规划。从一开始房地产税以国家条例的形式试行到最终步入到了立法程序,是我国税收法治的一大进步。可以说,房地产税的制定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这也意味着税收法定将是未来的大趋势。然而,仅仅依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远远不够的,“税收法治”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都要丰富得多,从税收法定到真正实现税收法治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是税收法治必须是以税收法定为基础和前提的,税收法定是税收法治实现的必要历经阶段。这里,我们还有必要讲一下“税收法制”,“税收法制”也是经常提及的,虽然与“税收法治”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存在实质上的差别,“税收法治”绝不等于“税收法制”。第一,从内涵上看,“税收法治”的内涵显然要更丰富。“法制”主要统称“法律制度”,主要反映在立法的程序上,更多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法治”不仅仅包含法律制度的“法”,更强调在“治”上,是一个包括税收立法......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烟草新品上市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