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引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即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调动者的行为向组织期望的方向发展。激励是一个复杂过程,要充分考虑人的内在因素。激励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用公式表示即: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属于稳定因素,而工作积极性是不稳定因素。因此,当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一定时,其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积极性的高低,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激励力量的大小。所以,激励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激励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能不断调动教师积极性,形成“钻研、竞争”的学风。通过学习和实践,人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当然,学习和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激励是其中最能发挥效用的一种手段。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激发教师自身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去钻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例如,某高校通过设立教学创新奖,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2. 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形成“高效、创新”的教风。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研究发现,一般部门的工作人员仅需要发挥出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的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作用所致。这就表明,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在高校中,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3. 能够加强学校凝聚力,形成“奉献、团结”的校风。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依靠对象,校长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校,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不能将教师定位为一般的工作人员,而应视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学校的关怀,从而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例如,某高校通过实施“教师成长计划”,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内不断进步,同时,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二、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激励机制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为后续的激励措施提供依据。首先,评价指标应全面覆盖教师的各项工作,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抽象或难以量化的指标,确保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最后,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并作为其晋升、奖励等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实施多元化激励措施。单一的激励方式难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因此,高校应根据教师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一方面,物质激励是不可或缺的,如提高薪酬待遇、提供住房补贴等,可以解决教师的实际生活问题,减轻其经济压力,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精神激励同样重要,如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先进个人等,可以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增强其荣誉感和成就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进修机会、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为其职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3. 注重个性化激励。每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需求,因此,高校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应注重个性化,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对于年轻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科研启动经费、指导其申报项目等方式,支持他们快速成长;对于资深教师,则可以通过赋予更多的学术自由度、邀请其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等,发挥其丰富的经验和影响力。同时,还应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路径,为其实现个人价值提供支持。
三、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及展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许多教师主动投身于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中,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增强,人才流失率明显降低,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激励措施缺乏针对性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展望未来,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继续完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同行评议等方式,提高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丰富激励手段,增强激励效果。除了传统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外,还可以探索更多创新性的激励方式,如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在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通过改善办公条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措施,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健康,让他们在愉悦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潜能。五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确保教师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为教师安心从教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