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法治观念的彰显,人权思维日趋张扬,公安机关执法风险不断加大,影响甚至阻碍了公安法治化进程。如何破解难题、防范风险,推动法治公安建设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20xx年5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会议强调,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要着眼于完善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构建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规范的执法办案体系、系统的执法管理体系、实战的执法培训体系、有力的执法保障体系,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保障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要增强执法主体依法履职能力,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严格执法监督,解决执法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此指明了方向,试结合工作实践,就破解新形势下公安执法风险谈几点粗浅想法。
一、新形势下公安执法面临的风险
公安执法风险,是指公安民警在执法勤务过程中具有一定频率并由民警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公安机关“四有四必”承诺的深远影响,公安机关的服务属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潜移默化之中,公安执法风险也在逐步改变,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柔情执法”带来的警察自身风险
20xx年8月,“邯郸交警与市民街头对跪”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这并非个例,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近年来诸如“交警被女司机闪耳光不还手”、“嫌疑人驱车逃跑民警不敢追”等非正常现象屡有发生。或许是听多了暴力执法、野蛮执法,时不时冒出点“下跪式执法”、“女性眼神执法”,听起来、看起来似乎是在社会舆论监督下执法文明取得了重大进步。其实不然,这仅仅是在自媒体时代,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而制造的“新闻”。这种“柔情执法”虽然短期内可能缓解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却严重损害了警察的执法权威,甚至可能导致执法行为的失范。一旦形成习惯,不仅会削弱公安机关的执法效能,还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示范效应,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通过软弱的方式逃避法律责任。
(二)网络舆论带来的社会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舆论的双刃剑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方面,网络舆论可以有效监督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促使执法更加透明、公正;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也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制造谣言、煽动情绪,对公安机关造成巨大压力。例如,20xx年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在现场处置时,因一时疏忽导致现场秩序混乱,被网民拍摄视频上传至网络,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尽管事后查明交警并无重大过错,但网络舆论已经将事件推向了风口浪尖,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不仅要应对实际的执法问题,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处理网络舆情,无形中增加了执法成本。
(三)执法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法律风险
在执法实践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不同,公安机关在执法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会导致同样的违法行为在不同地区受到不同的处罚,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例如,20xx年某地发生一起醉酒驾驶案件,当事人在A市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而在B市则被罚款一千元。这种执法标准的不统一,不仅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还可能导致执法行为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进而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统一执法标准,确保执法行为的一致性和公正性,是当前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执法过程中的职业风险
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时,风险更是无处不在。例如,20xx年某地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民警在维持现场秩序时,遭到部分群众的围攻和攻击,导致多名民警受伤。这类事件不仅对民警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犯罪手段不断涌现,如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这些犯罪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强、取证难等特点,给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提高民警的职业素养和应对能力,加强执法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是保障民警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破解新形势下公安执法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下的公安执法风险,公安机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应对,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执法质量和公信力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体系,明确执法权限、程序和标准,确保执法行为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执法培训,提升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正确运用执法手段。再次,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过程中的问题,防止执法行为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最后,要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透明度,增强执法公信力。
(二)优化执法环境
良好的执法环境是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减少执法冲突。再次,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暴力抗法、妨碍公务等行为,要依法严惩,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最后,要完善民警权益保护机制,为民警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心理疏导,减轻其执法压力,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提升执法公信力
执法公信力是公安机关执法权威的重要体现。首先,要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要提高执法透明度,通过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再次,要建立健全执法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反映的执法问题,不断提升执法服务质量。最后,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执法人才,为执法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执法科技支撑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已成为必然趋势。首先,要加快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执法信息系统,实现执法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执法效率。其次,要引入先进的执法装备和技术,如无人机、智能监控系统等,提高执法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再次,要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对执法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执法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执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最后,要注重执法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培训和引进等方式,提升民警的科技应用能力,确保执法科技的有效运用。
三、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公安执法风险的破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安机关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只有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优化执法环境,提升执法公信力,加强执法科技支撑,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推动法治公安建设迈上新台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公安执法工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