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广电网络 服务万家荧屏
xx区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总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1.3万。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广电网络建设,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管理维护、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月月放、书报人人读”,有效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连续两年,xx区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
我们的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完善服务设施,实现网络全覆盖。xx区广播电视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加之全区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边远地区,电视、手机信号不稳定,居民无法观看本地电视节目,获取本地新闻信息,甚至部分贫困户家中电视画面模糊不清,对脱贫政策了解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整合区级涉农资金,先后投入1000万余元,建设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和地面数字电视主站,建成了10个地面数字电视从站和27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彻底解决了群众看不上电视节目,尤其是边远农村看不到区节目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投入xx万元,建设了区级和乡镇级应急广播平台,实现了439个村1537个点位的农村广播“村村响”。为了帮助贫困户解决电视信号和手机功能不强的问题,我们积极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协调,在偏远山区安装信号塔,并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手机。同时,我们还建设了439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点和439个农家(社区)书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的文化需求。目前,xx区的广播电视网络已实现全覆盖,每天有近30万人同时收看XX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和电视节目。
二是加强管护运营,实现管理全方位。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为了确保广播电视长期畅通无阻,我们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和维护机制。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广电网络维护队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其次,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响应,及时修复,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再次,我们加强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各项服务能够高效开展。最后,我们通过设立监督电话和意见箱,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多样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通了网络直播和点播服务,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另一方面,我们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农民文化节、乡村文艺汇演等,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我们还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送电影下乡、送书进农家等活动,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四是注重宣传教育,实现效果最大化。我们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和社会治理。通过制作播出扶贫专题片、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同时,我们还利用广播、电视等平台,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加强管护运营、创新服务模式、注重宣传教育,xx区的广电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脱贫攻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