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遗迹主要是指矿产地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史迹。矿业遗迹在经过合理的规划、独特的景观设计、严格的环境治理和恰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可以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应城膏盐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矿业遗迹。如何将这些矿业遗迹变废为宝,使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我市矿业遗迹基本情况
应城发现、开采、利用膏盐的历史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团山北坡“崩崖裸露石膏,乡民掘坑浅采”,迄今近500年。清·咸丰三年(1853年)以前,在朝廷盐政统制的监管中,应城石膏采掘业,为单一采膏阶段,熬盐业为“多违禁盗取”。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淮盐通道阻塞,湘鄂豫皖食盐紧缺,咸丰三年,应城获准熬盐,即进入公开合法的膏盐兼采阶段。据记载,日军侵占应城前的1937年,膏盐矿区有矿井280对,年产石膏7万多吨,年产盐32万担。至应城解放前夕,膏盐矿区仍分布有矿峒3家、盐棚73家。解放后,国家为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对石膏实行有计划开采,膏盐矿逐步实行国营,湖北省应城石膏矿成立,抛弃传统掘井模式,分别建设了大型矿井一分矿(俗称“五0坑”)、二分矿(又称“五六坑”)、三分矿(又名一号斜井)、四分矿,其中一二三分矿现已停产。1952年,盐棚熬盐因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原有盐厂从膏矿中全部裁撤,熬盐生产停止,应城结束了“膏峒为盐峒之母,先有膏而后有盐”,盐与膏同出一峒的历史。1958年10月在城东的烧香台动工兴建新型盐井一对,以旱采方式,采出了地下岩盐。1960年湖北省应城盐矿建立,应城石膏和岩盐开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应城的矿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矿业遗迹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应城的矿业遗迹主要集中在老矿区,如“五0坑”、“五六坑”等。这些老矿区由于长期的开采活动,形成了大量的废弃矿井、矿洞以及相关的工业设施。这些遗迹不仅占据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矿井塌陷、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矿业遗迹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城的矿业遗迹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的采矿活动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部分区域的植被破坏严重,生态恢复难度大。同时,废弃的矿井和矿洞成为了非法倾倒垃圾的场所,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应城的可持续发展。
三、矿业遗迹开发利用的意义
面对矿业遗迹带来的种种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应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矿业遗迹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将废弃的矿井和矿洞改造成旅游景点、文化创意园区等,不仅可以吸引游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其次,矿业遗迹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废弃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净化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再次,矿业遗迹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应城的矿业历史源远流长,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矿业遗迹,可以向世人展示应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四、矿业遗迹开发利用的路径与措施
为了实现矿业遗迹的有效开发利用,应城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团队,对现有的矿业遗迹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开发规划。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确保开发活动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矿业遗迹的修复和改造工作,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此外,还应加强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矿业遗迹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第三,应创新开发模式,打造特色项目。应城可以根据不同的矿业遗迹特点,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模式。例如,对于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矿井和矿洞,可以将其改造成博物馆、展览馆,展示应城的矿业历史和文化;对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的矿区,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开展观光、探险、研学等旅游活动;对于空间开阔、交通便利的废弃厂区,可以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吸引艺术家、设计师入驻,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通过这些特色项目的打造,不仅能够提升应城的城市形象,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四,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大对矿业遗迹开发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摄影展、论坛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同时,还应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应城的品牌影响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语
总之,应城的矿业遗迹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应城应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探索矿业遗迹开发利用的新路径、新模式,努力将应城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现代化城市。这不仅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应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应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撤村建居的难点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