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擅自离队的问题在消防部队时有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即将分配下队的新兵。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秩序,还牵扯了各级大量的精力,一直是基层管理教育工作防范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情况甚至成为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根据以往的案例简要分析如下。
一、士兵擅自离队的特点
从对象上看,以新兵为主。新兵对部队的纪律约束和艰苦紧张的训练生活一时难以适应,再加上少数新兵入伍动机不纯,一些意志薄弱的新兵就会选择擅自离队。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每年新兵下队后的半年内。新兵下队后,随着体能、业务训练量不断加大,少数新兵为了逃避部队训练而选择逃离部队。从结果上看,教育转化工作难度大。擅自离队的士兵大部分可以通过部队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转化过来,但也有一部分士兵离开部队的愿望非常强烈,特别是新兵,有的不惜采取过激行为,达到逃避服兵役的目的。
二、士兵擅自离队的原因
主观上,一是90后出生的较多,在家都是父母的宝贝,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严重。这是新兵擅离部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不能适应部队艰苦紧张的生活,害怕吃苦受累而逃跑。二是法纪观念淡薄。这是士兵擅离部队的共同原因,主要表现为离队士兵平时不注意加强法纪知识的学习,对擅离部队的违法违纪性质及后果认识不足,加上一些地区因士兵擅离部队受处理与复员就业的利益关系影响不大,导致部分士兵头脑一热就擅离部队,有的甚至多次逃离部队。三是入伍动机不端正。有的将入伍视为“曲线就业”的途径,有的自己不愿当兵却被父母连哄带骗送到部队,还有的是父母管教无方,希望通过部队的严格管理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四是沉湎网络、不能自拔。少数战士入伍前整天沉湎于上网聊天、玩游戏,沉湎于虚拟世界,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入伍后因受纪律约束不能自由上网,往往网瘾发作而选择擅自离队。五是家庭发生变故。主要表现为少数士兵在入伍后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如亲人病重或去世等,这些士兵在情感上承受巨大压力,加之部队纪律严格,沟通渠道有限,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从而选择擅自离队。
三、客观环境的影响
客观上,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士兵擅自离队产生了影响。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青年习惯了舒适的生活方式,对于部队严格的管理和艰苦的训练环境感到不适应。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成为年轻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伍后网络使用的限制使一些士兵感到不适应,进而产生逃避心理。再次,社会对军人职业的认知度不高,部分家庭对于子女入伍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军队是“管教”孩子的地方,而非培养人才的平台。最后,部队内部的管理机制也有待完善,一些基层单位在新兵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四、预防与应对措施
针对士兵擅自离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和应对。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新兵的思想觉悟,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新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部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加强对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减少因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逃避行为。
其次,强化法纪教育,提高新兵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通过组织新兵参观监狱、法庭等活动,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违法违纪的严重后果,增强其守法意识。同时,加大对擅离部队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使新兵认识到擅自离队不仅是对个人前途的损害,更是对国家利益的侵犯。
再次,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新兵的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估,避免单一以体能训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减轻新兵的心理负担。同时,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新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最后,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构建军地联动机制。积极与地方政府、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合作,共同做好新兵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家长会等形式,增进家长对部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消除他们对军队的误解。同时,加强与地方司法机关的联系,对于擅自离队的士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总之,士兵擅自离队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法纪观念、优化管理机制、构建军地联动机制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士兵擅自离队的现象,维护部队的安全稳定,促进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的两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