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和常态化的任务,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扩大成绩,必须有科学的机制作为保障。为此,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并结合上级要求,我们在长效机制方面提出了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环境卫生清单管理机制。各村应精心策划本村的任务清单、工程清单和问题清单,涵盖道路、坑塘、空地、残垣断壁等需要整治的项目。围绕“五个干”机制,逐项列出具体任务、地点、数量、责任人、实施方法及完成时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二、建立条块结合、分工协作机制。依据班子成员分工和各部门职责,镇党委、政府要求所有机关干部做好各自分内工作的规划,明确任务目标,细化措施办法,明确职责配合。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紧密协作,确保职责到位,配合不缺位,杜绝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情况发生。各线条、各板块要及时留存影像资料,健全工作档案,以备上级检查。
三、建立环境卫生村民自治机制。实行“镇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片、保洁人员包区、党员村民代表包户、农户包自家”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房后三管”责任,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管垃圾乱倒、管柴草乱堆、管污水乱排。营造出“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大家的环境大家管”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环境卫生示范互促机制。各村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以及村民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开展示范户创建活动,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曝光存在的问......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人武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经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