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能力有一种模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大致地把握它们。这种模糊性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精确性则是相对的。两者相依存而又互相转化。既然人的认识有这样一种模糊性,那么它们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依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充分运用“模糊法”进行模糊教学,使教学更加合乎科学性,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模糊法”进行阅读教学的:一、根据教材选取的目的,学习目标模糊显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把它们编排在不同的单元里,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不一定是作者写作初衷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些名篇的内涵必然大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学目标的揭示,不能和盘托出,只能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如果一味追求讲细讲全,挖掘微言大义,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江雪》一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后,通过对江乡雪景的吟咏,抒发了自己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至死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情怀。小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体会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人,在当时情况下的复杂处境和那种特殊的心态。因此,我就根据编者的要求,对参考书上介绍的诗人处境和寄托等概不和学生提及,只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作模糊处理,体会诗人锤字炼句的功夫,欣赏诗人优美的诗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渔翁不畏严寒的高尚品质,使学生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二、根据学生认识的局限性,疑难问题模糊解释。小学生不可能把每篇课文的全部内容都彻底弄清楚,有的必须在当时弄懂,有的则需要随着学生自己知识的增长逐步认识,逐步作出解释。对一时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就必须“模糊”一下,把疑难暂存起来,如果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想在一堂课内全部加以解释,结果会越解释越糊涂,以至于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效果。比如在教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文中涉及到了许多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计谋,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既陌生又复杂,完全理解和掌握是有难度的。此时,教师可以采取“模糊法”,将重点放在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特点上,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军事术语和历史背景,可以选择性地进行简要说明或留待将来进一步学习。这样做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因知识不足而产生的挫败感,还能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基于文本的开放性,情感体验模糊引导。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不同读者可以从同一文本中读出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感受。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许多经典作品正是如此,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去解读文本,而不是强加一个标准答案。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为什么会感到幸福,为什么会在寒冷的夜晚看到那么多美好的幻象。这些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来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资源模糊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判断力,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优质资源。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推荐网络资源时也应适当“模糊”处理,避免给出过于具体的操作步骤或网址链接,以防学生误入不良网站,影响身心健康。例如,在讲解《西游记》选段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片段、展示精美插图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但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能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五、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模糊设计。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语言文字的知识,还涉及到文化、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比书本上的更加复杂多变,解决起来也没有固定模式可循。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甚至允许失败。例如,在组织一次“家乡美”主题班会时,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然后分组讨论如何向外地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规定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方法,而是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也不宜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模糊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种突破,也是对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践行。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关注课外活动的延伸性;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探索和完善“模糊法”的具体应用,努力构建更加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重读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