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更是文明之本。中国古代先民特别注重对水的尊重、顺应、保护,在治水用水的千年实践中孕育了相合相生的生态理念。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水资源并非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需要保护和珍惜。《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黄帝观测天文星象,利用水源乃至土石金玉,并要求部落成员要节用水、火、财物。远古时期对水“用之有度”的保护理念,表达了古人对处理人与水资源关系的重要认识,也充分体现了古人保护水资源的朴素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也是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的过程。古人在治水用水具体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规律,凸显人水和谐共处的理念。《管子·乘马》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指出,凡是营建都城,城址的选择要因天材,就地利,靠山近水。如选高地,要有水源保障;若近河湖,则需考虑排水防洪,以确保城市的安全与繁荣。
在古代中国,这种人水和谐共处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城市选址上,更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等方面。例如,都江堰工程便是这一理念的典范之作。都江堰始建于秦朝,历经两千多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工程通过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设施,巧妙地将岷江水分流,既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水威胁,又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都江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地形和水流特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不仅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的成功经验,为后世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此外,古代中国的水利建设还强调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古代农民在稻田中养鱼,通过鱼的活动促进水体流动,增加氧气含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同时,鱼的排泄物又能作为肥料滋养土壤,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这种“稻鱼共生”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类似的生态农业实践,在古代中国还有许多,如桑基鱼塘、稻鸭共作等,这些做法都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古代先民的治水智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理念、新思路。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水文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同时,加大对水资源浪费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是推进水资源综合管理,优化配置结构。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水资源协调机制,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强对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用水计划,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强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状况。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加大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工程,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水环境质量。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
四是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对重要水源地、湿地等敏感区域的保护,禁止非法开垦、采砂等活动,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恢复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五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库、堤坝等关键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代先民的治水智慧,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