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交流互鉴,丰富文明色彩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最美四月天,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外,春意盎然;文华殿内,“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观者云集。穿越300年时光,约200件精致文物将历史折叠的信息依次打开,诉说着中法交往的绵延悠长,还原出中法两国交流互鉴的波澜壮阔画卷,为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有益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无论从本次展览内容看,还是从举办展览的初衷看,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都得到有力印证。透过一件“明星”文物,可以触摸中法文化艺术相互影响的踪迹。此次展览展出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只来自法国的铜镀金壳怀表,表盘中心是法式金色百合花图案,机芯内摆轮保护罩镂雕着中国龙。区别于西方长翅膀的龙,这条五爪金龙,传递着法国对中国的美好祝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件文物将两大文明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览不仅展示了中法两国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更展现了两国人民在精神层面的共鸣。17、18世纪,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流入欧洲,极大地丰富了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中国的儒家思想、园林艺术等也深深吸引......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