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诗文里的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深沉的情感,是诗人笔下讴歌的永恒主题。展卷中国古代诗文典籍,那氤氲在其中的母爱,总让人久久感怀。从胎儿在母腹中孕育,到婴儿呱呱坠地,在生养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付出了无尽的辛劳,孩子成长路上跌跌撞撞,更离不开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自打一下偏疼,人说一句偏怨”,这是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写在《小儿语》中的话,道出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无限疼爱。如果膝下儿女众多,为母又会付出怎样的心血和辛劳?《诗经》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写满母亲养育孩子的辛苦,读来让人感念盈怀。
母亲,是儿女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古往今来,很多母亲都全力以赴教导孩子读书上进。“亮节失青春,叹离鹰苦鸣,别鹄凄吟,五夜怆神深渗澹;恩纶褒丹陛,忆弋雁失群,丸熊课读,卅年回首尚辛酸”,这是后人对欧阳修母亲郑氏勤苦教子的评价。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身上,郑氏含辛茹苦抚养子女成人,她“画荻教子”的故事传颂古今。清代学者蒋士铨的母亲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蒋士铨在《严母教子》中写道:“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这幅生动的教子画面,令人为之动容。
在古代诗文中,母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还常常与国家大义、民族兴衰紧密相连。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便是这样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诗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物的情景,表达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诗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奉献,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家国情怀。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也有对母亲深情的回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虽然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但其中蕴含的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样适用于对母亲的追忆。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她不仅在生活上给予苏轼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在精神上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苏轼曾多次在诗文中提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人们对母爱的理解更加深刻。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其著作《原君》中提出:“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他认为,君主应当以人民为本,而人民则应当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这种观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视,也体现了母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黄宗羲本人就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黄梨洲先生遗书》中写道:“吾母平生好善乐施,每遇饥馑,辄倾囊相助,虽至贫乏,未尝有倦色。”黄宗羲的母亲以其善良、慷慨的品质,为儿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成为他一生行事的重要指南。
进入近现代,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母爱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其中不乏许多伟大的母亲。她们不仅承担着家庭的重任,还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她不仅是李大钊的贤内助,还在李大钊牺牲后,继续坚持革命工作,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她的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坚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母爱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弘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母爱的重要性,倡导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风尚,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母爱是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贯穿于历史长河之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无论是古代诗文中的细腻描写,还是近现代革命斗争中的英勇事迹,亦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光辉篇章,母爱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在感受母爱的同时,更加珍惜这份伟大而纯洁的情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