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战斗力的四个目标
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将灾害现场的宏观态势、处置对象的各方位角度、各作业面的战斗阵地,实时同步传输到指挥链条,加快救援能力“数字蝶变”,弥补人力不可及之处、不能涉之险、不可查之情,改变过去作战数据匮乏、手段单一的指挥局面。“调得快”是基本功,“智能部署”是方向。“调得快”是实现初战打赢的关键。传统模式下指挥中心系统功能集成度不高,特别是接警系统、视频图像平台、外部气象预警平台等系统未实现融合对接。常规接处警系统获取信息手段单一,接处警不主动,只有报警人口述现场基本情况,对于火势大小、周边毗邻、人员被困、建筑结构等信息很难获取,更无法实现报警定位、语音转写、智能调派、辅助指挥。当前,要落实好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就要积极搭建智能化警情调度体系,实现信息数据在时间、空间、人员装备等维度的拓展关联,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指向性和预见性,达到预防、预判、预警的效果。
“呼得通”是基础课,“信息畅通”是根本。语音联通是指挥体系建立的基础前提,也是实战的保底手段。长期以来,现场指挥层级乱、语音喊不通一直是制约灭火救援效率的痛点,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现场多头指挥、无序指挥、前后失联等问题丛生,亟须在建立通信控制中心的基础上划清指挥层级、厘清指挥体系、明确通信规则,即建立起以通信层级为主体框架的指挥体系通道,建设稳定可靠的指挥信息网、天地联动的卫星通信网、高效灵活的宽窄带无线自组网,形成“全面融合、空天地一体、全程贯通、随遇接入”的应急通信网络,实现各类环境下的无缝覆盖和高效通信。
智能化指挥调度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指挥调度已成为提升新质战斗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消防救援队伍积极探索智能化指挥调度的新模式、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历史火灾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火场指挥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该支队还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火场模拟系统,能够实时模拟火灾现场的动态变化,为指挥员提供决策支持。此外,该支队还建立了无人机巡查机制,利用无人机进行火场侦察,及时获取火场的高清影像,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持。
在智能化指挥调度的实践中,还应注重技术与人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指挥员的信息化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实现人机协同作战。为此,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帮助指战员开阔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升信息化指挥能力。
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新质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为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领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实施路径。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
其次,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再次,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信息的准确。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水平。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要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信息化在实战中的应用案例
信息化在实战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某次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某市消防救援支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成功完成了救援任务。此次火灾发生在一栋30层的高层住宅楼,火势迅速蔓延,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智能化警情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确定了火灾的具体位置和火势情况,并调集了附近多个消防站的力量前往现场支援。同时,无人机迅速起飞,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全方位侦察,及时传回了火场的高清影像,为指挥员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持。
到达现场后,指挥员通过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实时监控火场动态,根据火势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案。通过天地联动的卫星通信网和宽窄带无线自组网,确保了现场各指挥层级之间的通信畅通,避免了多头指挥、无序指挥的问题。最终,在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火灾被成功扑灭,被困群众全部安全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次救援行动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信息化在实战中的巨大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救援效率,降低了救援风险,还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升了整体战斗力。这为今后类似救援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继续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新质战斗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无线自组网等基础设施,确保各类环境下的通信畅通。同时,要积极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深化智能化应用,提升指挥决策水平。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火灾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开发更多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如火场模拟系统、无人机巡查系统等,提升指挥员的信息化素养,实现人机协同作战。
三是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加强与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享数据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信息化队伍。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要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安全。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信息的准确。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之,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新质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全灾种、大应急”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消之路,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将xx打造成为中国诗歌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