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教育是非遗事业持续开展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非遗理念传播、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技艺的当代传承,离不开国民教育体系。202x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校美育工程。202x年11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的重要位置,非遗人才的培养始终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更加需要提升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在联合国教科文公约框架下,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资源与动力,参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将非遗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各个层级、各个类别的国民教育都需要纳入非遗教育内容,非遗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两办《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广大青少年乃至全体公民能够更好地了解、认识并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首先,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将非遗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可以开设专门的非遗知识课程,通过故事讲述、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高中阶段则可以进一步深化,结合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引导学生探究非遗的文化背景、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时,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举办非遗主题文化节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非遗的理解和认同。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非遗教育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拓宽非遗教育的渠道和范围,提高非遗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应当建立健全非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设立相关专业或方向,培养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非遗保护与管理人才。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基础课程外,还应增加田野调查方法、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非遗保护项目,通过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非遗教育的社会效益。此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非遗教育经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我国非遗保护与管理水平。
再次,职业教育也是非遗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职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如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地方戏曲等,培养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技艺训练,确保所学技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与非遗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此外,还应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共建非遗工作室、研发中心等方式,推动非遗技艺的创新与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同样需要重视非遗教育。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设计灵活多样的非遗教育培训项目,如老年大学的非遗兴趣班、社区文化中心的非遗体验活动等,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非遗宣传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弘扬非遗精神,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非遗信息,感受非遗魅力,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总之,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非遗教育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为非遗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条件支撑;各类学校应积极承担起非遗教育的责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非遗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非遗教育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教育的全面覆盖和深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学习教育要“即学、即悟、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