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党课: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12-10 华博范文网

  党课: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开放包容,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认同是深蕴在全体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工作和思想文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意识归属。面向未来,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推动中华文化融合发展,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归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精神文化力量。

  一、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

  中华文化认同是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秀精神等的认可与赞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生成发展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涵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面向20xx年的今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华文化认同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认知,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这种认同感源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热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尊重,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的认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教育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不仅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要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其次,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要想更好地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学术论坛等,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加强文化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教育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文化立场,自觉维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社会教育方面,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如电视、网络、手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化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讲座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文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民族团结,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要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各项民族政策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意识。通过举办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民族团结进步月、民族文化节等,展示各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渠道,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加强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