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新优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国际分工和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实体回归、赛道转换、格局重构、绿色低碳等新变化,给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抓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相融合、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兴经济体崛起相衔接、“双碳”目标实施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相契合等发展机遇,能够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竞争优势,锻造拓展新的竞争长板,为我国建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实体产业链再度回归,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构筑产业体系新优势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实质上是意图在“去工业化”之后再度开启工业化进程。事实上,除韩国、日本、德国之外的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高度服务业化,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下降到15%以下,部分国家甚至低于10%。在制造业占比下降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产业体系的结构性问题也非常突出,高精尖产业占有绝对优势,但轻纺、原材料和加工组装工业占比偏低,对产业上下游协作和供需两端循环造成严重制约。从更深层次来看,由于长期的“去工业化”过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工艺流程创新、技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不仅影响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制约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比之下,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国的战略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此基础上,我国还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变化,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一方面,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要素向高效领域集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此外,我国还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开放合作,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设厂,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和优化。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我国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将“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绿色转型。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在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
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我国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经济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总之,筑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新优势,不仅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警示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