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群众观念淡薄。例如,有时自觉不自觉地与群众感情有所疏远,没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从政用权的唯一评判标准;往往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多而落实到行动中的少,对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对群众的诉求,缺乏应有的敏感性,觉得群众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对个案分析把握不够,导致未能及时处理解决。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削弱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2. 工作作风漂浮。例如,日常抓分管工作时,有时只注重结果,没有过多关注过程和细节,缺乏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和跟踪问效,致使一些工作落实不够理想;推动工作时按部就班,想问题、做决策时顾虑较多,开拓创新少,就工作干工作多,主动落实少,研究情况多,解决问题少;落实工作时习惯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推诿扯皮,怕担责任;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时敷衍了事、应付交差。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3. 服务意识不强。例如,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展思路、出谋划策还不够,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了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了偏差,导致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为民解难事、办实事上还不够有力有效;平时深入基层一线“解剖麻雀式”调研少,掌握实际情况不全面、不细致,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多;对来反映问题的群众耐心细致......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