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四方面痛点(山东产权交易集团)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建立完善政策体系,打造创新平台载体,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战略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调研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当前仍然面临供需不匹配转化价值低、技术风险不确定、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难、专业人才缺乏等痛点。
痛点一:供需不匹配转化价值低。现行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以学术论文、奖项等指标为主,面向实际应用的评价导向不足,导致很多科技成果不够“接地气”,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特别是青年教师受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要求等“硬指标”约束,在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只能全力“拼论文”而无暇他顾。研发不面向应用,导致“好的成果难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有效的需求难以找到适合的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匹配不够精准,而且部分科技成果成熟度较低,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领域,即使研究者有意愿推动成果走向实际应用,也因为缺乏熟化经费和平台支持难以为继,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技术落地与转化。
痛点二:转化过程存在技术风险。技术成果的可行性与技术产业化的可行性是相互关联的,但又存在较大区别。技术产业化的可行性,不仅需要技术本身具备可行性,同时还要满足节能节材降本、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增加产值等基础生产需求。这就要求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还要综合考量市场接受度、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然而,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这一环节往往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导致技术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技术本身可能存在未被充分验证的风险,如技术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另一方面,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可能低于预期,造成产品推广困难。此外,技术成果转化还可能受到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转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因此,如何降低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技术成果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痛点三: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难。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操作中,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往往涉及多个主体,包括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个人等,各方对于科技成果的贡献度和权益分配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在多方合作的项目中,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和利益分配机制,容易引发纠纷,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也是一个难题,不同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如何在保障各参与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合理界定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科学评估科技成果的价值,制定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
痛点四:专业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还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项目管理能力、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我省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稀缺。这不仅制约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化进程。为此,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升现有人才的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创新创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针对上述痛点,我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水平。首先,改革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建立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导向,鼓励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面向市场需求的研究开发中。其次,加强对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为技术成果的顺利产业化提供保障。再次,完善科技成果的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各方权益,减少纠纷,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最后,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为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我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微笑明天公益行动启动会致辞
- 下一篇:某乡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