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局推动乡村振兴“三级联创”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理清思路,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一)明晰乡村振兴目标路径。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结合xx实际制定“1+3+1”政策体系,以实施乡村振兴“三级联创”工作为统揽,以实施农村产业提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升“三大行动”为抓手,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乡村振兴保障体系“五大体系”为路径,围绕建设全省丘区乡区、成渝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供给基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一区两地”总目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增强三级联创保障力度。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三级联创”工作;督促各县(区)、示范创建乡镇对应成立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工作思路,制定乡村振兴“1+5”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创建标准和考评指标等。争取到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培育县1个、培育镇5个、培育村42个,创建成功将分别获得资金奖补6000万元、500万元、60万元;市财政投入2880万元,支持4个乡镇、30个村开展市级乡村振兴“三级联创”工作,目前乡镇及村奖补资金已到位75%以上。
(三)快速推进三级联创工作。xx县围绕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启动打造蚕桑产业集中发展区,加快建设三个产业示范园、四大产业组团;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动宜居乡村建设,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40个、新村聚居点720个,省级“四好村”83个、市级“四好村”165个。6个省、市级培育先进镇完成创建工作方案制定,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同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多措并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一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工程,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硬化率达到了90%以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二是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居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5%。三是加快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农民用电需求。四是完善农村通信网络,实现4G信号全覆盖,部分区域已开始布局5G基站,为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二)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针对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排、厕所脏乱差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生态处理、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三是开展农村改厕专项行动,推广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三)强化农村环境监管与维护。为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我们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农村环境卫生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明确各级网格员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二是实行定期检查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公司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创新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深化农村改革,激活资源要素活力。我们紧紧抓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潜力。一是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资源。三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竞争力。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一是支持家庭农场发展,鼓励农民创办家庭农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二是扶持农民合作社壮大,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农业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四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我们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三是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我们注重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一是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保留乡村历史记忆,留住乡愁。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乡村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展示乡村特色文化魅力。三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四是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发展,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节目,展现乡村文化风采。
四、强化领导,确保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确保乡村振兴方向正确、措施有力。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将乡村振兴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确保乡村振兴顺利推进,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用于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四是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
(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一是搭建平台,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形成多方合力。二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升乡村振兴水平。四是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和成效,激发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举措、压实责任,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公司女工委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