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光明前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继续处理好活力和秩序这一重大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
活力是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体现。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活力,但活力能否被激发出来,取决于是否有顺畅的体制机制。如果体制机制不顺畅,就会束缚活力、抑制创新、阻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就是要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把人民力量激活,把经济社会搞活,使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迸发,形成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内生动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民群众能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精神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因为我们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实现全面发展开辟广阔制度空间,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确保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这不仅需要我们在宏观层面把握方向......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