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各县(市)区委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人才工作述职,其他部门也提交了书面报告。总的看,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我们建立了人才工作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常委联系专家制度,市委、市政府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每年20xx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比如,我们开展“百企进高校”等特色活动,签订产学研协议200余项。比如,张三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李四学院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培训示范点”,并作为第20xx届世界技能大赛华东地区唯一集训基地,培训的选手获得金牌,实现我市在国际技能大赛“零”的突破。各县(市)区人才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王五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投入20xx万元为乡镇建设视频培训平台;开展“人才助力基层”活动,组建30个专家团,新培育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赵六县开展“专家引领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农业、科技等五方面专家与基层和群众对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孙七县实施“智汇兴县工程”,为镇村发展储备了一批后备人才。周八县组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50多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吴九县县级领导带头联系服务专家,较好地发挥了牵头作用。郑十区开展电子商务扶持工程,吸引了3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钱十一县引进的畜牧专家10名,带动了全县养殖业的发展壮大,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郑十二区实施“1+N”科技计划项目,引进了专家研发团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地区和部门对人才工作不主动,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急功近利,把人才工作当成软指标、软任务;有的消极应对,落实人才工作任务习惯“推着干”。有的地区和部门工作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抓人才履职不力,不同程度地存在轻人才、轻智力的现象;有的投入不足,人才优先发展未能落到实处。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抓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确保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同考核。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其次,要优化政策环境。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措施,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再次,要加强平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载体,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同时,要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最后,要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成功经验,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激发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说,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人才优先发展。财政部门要在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人才工作,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深化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人才流动的行政干预,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让真正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四是拓展引才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和优势条件,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活动,拓宽引才视野,提高引才精准度。五是强化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于高层次人才,还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我市发展大局。
总之,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市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