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余年奋进征程中创建的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和红色制度文化的总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201x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思政课要改革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这在全社会把弘扬红色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探讨在高校思政课中“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和实践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
建设高水平红色师资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阅读红色经典,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核心要义,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向大学生全面展现红色文化的精髓。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应精准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全面厘清并深入把握其蕴含的理论逻辑,做到在有限的课时中系统连贯、层次分明地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打造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科研平台。各高校应树立“以科研促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念,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学术研讨会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同时,加强校内外合作,邀请党史专家、红色文化研究者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
2. 构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将红色文化作为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构建起贯穿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的完整教学体系。首先,在课程设计上,结合不同专业和年级的特点,合理安排红色文化内容的比例和深度,确保每门思政课都能体现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其次,在教材编写上,注重挖掘和整理红色文化资源,编撰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再次,在课堂教学上,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最后,在实践教学上,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另一方面,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2. 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渠道。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实践行动。高校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社区、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合作机会,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可以与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地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实地考察,了解历史背景,聆听英雄事迹;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践行红色文化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环境。为了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需要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学校作为主阵地,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中来,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比如,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报道优秀人物的事迹,传播正能量;文化机构可以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企事业单位可以开放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感受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
三、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完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创新创优。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健全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把教师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通过考试、论文、社会实践报告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3. 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要加大对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支持力度,保护好革命遗址遗迹,修复好红色文物,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群体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来,通过志愿服务、文艺创作等形式,为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又要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使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