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某县加强空巢老人保障措施的调研与思考

2024-12-22 华博范文网

  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龄人口的年增长速度超过3%,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以上。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80%,届时将有超过2亿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是新形势下老龄工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空巢老人成因

  某县现有60岁以上老人106723人,占总人口50万的21.3%,其中空巢老人约有45000多人,占老年人口总数40%左右,空巢老人的成因有以下几种:

  由于城乡经济收入存在差距,促使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子女减少了回家的次数。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青壮年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这不仅导致了家庭分离,也使得老年人在情感和生活上缺乏支持。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工作的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或距离遥远,难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给老人带来了孤独感和无助感。

  2. 受计划生育一对夫妇一个孩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独女户家庭,女儿出嫁老人自然成了空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些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女儿出嫁后,老人往往独自生活,缺乏日常照料和支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传统观念仍然较为浓厚,儿媳对公婆的照顾责任相对较弱,进一步加剧了空巢老人的困境。

  3. 由于思想认识、生活习惯、情感交流等方面原因,部分老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一些老人习惯了独立生活,不愿意依赖子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更自在、舒适。此外,代际之间的思想观念差异也可能导致矛盾冲突,影响家庭和谐。例如,有些老人觉得与子女同住会受到过多干涉,或者担心自己会给子女增添负担,因此选择独自生活。

  4. 农村子女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城市工作,与父母甚远确忙于自己的事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通过高考走出乡村,在城市中找到稳定的工作。然而,这些年轻人在追求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他们无暇顾及远方的父母,导致老人长期处于无人陪伴的状态,精神生活匮乏。

  5. 有些子女缺乏孝道意识,以分家不公、不继承财产、父母再婚为由不赡养老人。尽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一些人以各种理由推卸这一义务。比如,个别家庭在财产分割过程中产生纠纷,导致子女与父母关系紧张;还有一些子女对父母再婚持有偏见,拒绝履行赡养责任。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传统美德,也严重损害了老人的合法权益。

  6. 儿媳重父母轻公婆现象突出,儿子主导家庭权利薄弱,对老人的孤寡无能为力。在一些家庭中,儿媳往往更重视自己父母的意见,忽视了对公婆的关心和照顾。同时,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儿子在家庭中的决策权相对较弱,难以有效协调各方关系,解决老人面临的困难。

  7. 少数因车祸、患病、痴呆或其他意外,造成赡养人丧失。突如其来的事故或疾病可能导致原本可以提供帮助的家庭成员失去能力,从而使老人陷入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这类情况不仅增加了老人的生活压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二、空巢老人现状

  空巢老人没有足够经济来源。50%以上空巢老人没有收入,其中70%没有积蓄,日常生活来自子女的供养。多数子女提供的费用有限,70%每月低于300元。空巢老人的饮食不能满足身体需要,吃饭马马虎虎对付,每天粗茶淡饭,炒一个菜吃一天,吃有营养的高档食品不多。常用的洗发水、肥皂、牙膏等日用品很少买,不是不需要,而是手头拮据,有限的钱留着用在刀刃上。住所也十分简单,农村睡大炕,城镇睡板床,家用电器破旧、老化、不全。至于穿衣就更简单了,子女不要的旧衣服给他们穿,甚至有些老人连基本的保暖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2. 精神生活贫乏。空巢老人由于缺乏社交活动和精神寄托,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许多老人整日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只能通过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打发时间。少数条件较好的社区虽然组织了一些文体活动,但参与人数有限,且内容单一,无法真正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行动不便,外出的机会越来越少,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长期的精神压抑不仅会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3. 医疗保障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就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部分老人因经济原因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即使参加了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自付部分仍然较重。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或身体虚弱,老人前往医院就诊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定期复查和治疗成为一大难题。此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医护人员短缺,难以满足老人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空巢老人群体的关注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扩大覆盖面,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缴费标准,增强基金积累能力,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此外,要加强对贫困空巢老人的救助力度,通过发放临时补贴、提供生活必需品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可以在社区设立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心理咨询等多样化服务;建立志愿者队伍,定期上门探访慰问,了解老人需求,及时解决问题;推广智慧养老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紧急呼叫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 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全社会形成关爱老人的良好风尚。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敬老月”、“最美夕阳红”评选等,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同时,要加强家庭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培养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学校也应将尊老敬老纳入德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理解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4. 推动立法保障权益。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责任,加大对不履行赡养义务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要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涉及老人权益的投诉举报案件,依法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为经济困难的老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方便老人就近就医。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开设专门门诊,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要定期随访跟踪,指导用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减轻家庭负担。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空巢老人问题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多方努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