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具有学科齐全、文化积淀、人才储备的优势,肩负着基础理论创新、知识体系建设、对外话语传播的重要使命,必须站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度上,以坚定的文化自觉,聚焦知识生产、统筹规划、协同配合、传播推广,走出一条立足中国实践、诠释中国发展、展现中国形象的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之路。
担当文化使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实现自然科学的飞跃式发展,更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和学术热情。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