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意识把握防汛抗旱主动权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x年7月2日
当前,防汛工作进入攻坚期。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位持续上涨,太湖、洞庭湖发生编号洪水,江河湖库防守压力大,多地累积雨量大、具有极端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等多灾并发风险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面对仍在演进的雨情汛情,需要清醒认识短板不足、看到困难挑战,预判形势发展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长时间高水位冲击,堤坝是否会出现散浸、渗漏等险情?监测预警能否跑在风雨来临前,“叫应”机制能否直达“神经末梢”?转移避险预案是否科学可行?易出现旱涝并存、旱涝急转地区是否有防有备?从以往教训看,灾害往往发生在基础薄弱地区、存在侥幸心理之时。因此,唯有把风险挑战尽可能想全面,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准备,才不会因估计不足、准备不够而在面对汛情、灾情时陷于被动。这需要我们周密部署、及早行动,抓住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要做好“防与备”,关口前置。提前预置应急力量和物资,做好断路、断网、断电情况下抢险救灾的充分准备,全面落实直达基层一线的预警发布和“叫应”机制。
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应对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防汛抗旱形势,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探索民宿多样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