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会议安排,我就XX(县)县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作一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摸清家底,确保河长制XX(县)化落地
XX(县)位于岷江、青衣江分水岭,境内无大江、大河,县内河流分为两大水系。一是岷江水系,包括思濛河、金牛河等6条河流,流域面积264.10平方公里,其中:思濛河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183.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25公顷,人口5.45万人,水质为劣Ⅴ类,总磷超标。二是青衣江水系,包括安溪河等3条河流,流域面积184.84平方公里,其中,安溪河长25.48公里,流域面积174.84平方公里,耕地8262公顷,人口7.67万人,水质为劣Ⅴ类,总磷、氨氮超标。
为了全面掌握全县水资源状况,我们深入开展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建立了详细的数据库。通过实地走访、无人机航拍、水质监测等多种手段,对每条河流的流经区域、污染源、生态现状等进行了全面摸排。特别是针对重点河流,如思濛河和安溪河,我们组织了多次专项调研,邀请了环保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些基础数据不仅为河长制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后续治理措施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XX(县)特点的工作方案。例如,在思濛河流域,由于其流域面积较大,涉及多个乡镇,我们采取了分区治理、分类施策的方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问题,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治理措施。对于安溪河流域,则侧重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此外,我们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PPP模式,推动河......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