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全县小区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2025-08-20

2022年关于全县小区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今年来,**县积极推进“美好小区·幸福家园”建设,着力把“小区支部建在住宅小区”,不断提升抓促基层治理能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小区“微治理”托起了服务群众“大民生”。
 
  一、健全组织体系,筑牢“桥头堡”。对有正式员3名以上、组织关系在同一社区、员固定居住在该小区、有合适支部人选的城市居民小区,组建小区支部;对暂不具备单独成立支部的小区,按照就近原则,与附近小区成立联合支部。员人数较多的,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小区楼栋小组,形成“街道工委—社区总支—小区支部—员楼栋长”四级架构,共成立小区支部23个,选拔楼栋长128名,确保居民家门口的“红色堡垒”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对小区员情况进行摸排分析,注重从离退休人员、军转干部、社区网格员中优选公道正派、能力较强、热心服务的员担任小区支部,从威望较高、群众口碑较好的居民员中推荐支委成员和员楼栋长。选派指导员23名,加强对小区支部的联系和指导。加强阵地建设,依托物业服务中心、闲置办公场所等资源,在小区建设群服务中心和网格服务站等“群微家”,确保小区支部有地议事。按照活动经常、程序规范的要求,结合小区治理、小区服务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确保小区支部规范运行。
 
  二、健全工作体系,拧紧“责任链”。完善教育引导机制,把小区支部作为的思想宣传前沿阵地,以“三会一课”、主题日、组织生活会等内活动为载体,融入“员教育+”元素,衔接老协、科协、美协等社团协会,联结志愿者协会、物业协会、法律服务等行业协会支部,进入居民小区开展革命诗歌传颂、义务法律政策咨询、“邻里伙伴”等活动,教育引导居民听话、感恩、跟走,让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活动180多次,每月都有志愿服务进小区、每季度都有科普宣讲进院落。完善会商交流机制,支部每月组织业委会、业监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围绕小区公共事务开展1次协商讨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精心打造线上交流平台,利用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在支部的引领下建立多个工作群,积极拓展沟通交流渠道,确保小区居民事有地说、难有人帮、怨有人解,做到矛盾纠纷不出小区、便民服务沉在小区。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组建业主监督委员会,督促业委会落实财务和事务公开制度,督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定期向小区居民和支部通报情况,落实业主监督权力;建立综合考评体系,落实社区总支对小区支部,小区支部对业监会,小区支部、业委会和业监会对物业公司,小区支部、业监会、小区居民对业委会等4类考评制度,促进各方积极履职,实现小区服务质量和小区居民满意度“双提升”。
 
  三、健全服务体系,便民“零距离”。实施“1+N”引领、群团共建小区模式,围绕小区支部1个核心,联合居民小组、群团组织、驻地单位、两新组织等N个力量,组建“红色管家”联盟,通过召开小区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小区各类矛盾和问题。联合周边单位企业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实行驻社区单位和在职员到小区“双报到”,组织全县94家县直机关单位和5370名在职员到26个社区报到,各单位根据部门职责和员实际,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共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活动3.8万人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320个。联合物业公司、周边商家服务点,大力推行“居民下单—支部派单—员(或物业)接单—居民评价”模式,精心配置问题、责任、服务三张“微清单”,引导小区无职员、流动员、退休老员、入积极分子等“红色细胞”,以楼栋为单位派发“任务包”,规定期限完成民意“订单”。今年以来,累计实现小区居民“微心愿”560多个,居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选聘40余名“三老”人员成立“和事佬”协会,聚焦问、诉、议、决四个环节,遵循合法、合理两个标准,深入小区楼栋、门店商铺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5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收集社情民意830多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多起。成立老协、科协、美协等社团协会9个,联合志愿者协会、物业协会、律师协会等两新组织,开展法律政策咨询、“邻里伙伴互助”等活动120余次,受众达1.1万余人。

2022年关于全县小区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