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防震减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防震减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防震减灾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
二、肯定工作成绩,准确把握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态势
(一)地震监测预报能力逐步提升
(二)震害防御基础不断夯实
(三)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日益完善
(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成效显著
三、正视问题挑战,清醒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短板不足
(一)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震害防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三)应急救援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求
(四)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还不够强
四、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地震监测预报,提高地震预警能力
(二)夯实震害防御基础,提升工程抗震能力
(三)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公众防灾意识
(五)加强法治建设,保障防震减灾工作有序开展
五、强化责任担当,确保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作开展
(三)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
在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和地震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全市防震减灾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应急管理局、市防震减灾中心等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应急管理部门和防震减灾机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重点企业、学校、社区代表等。刚才,XX区、XX县、XX县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分享了各自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防震减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地震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地处XX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不同程度的地震。虽然近年来我们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和的根本宗旨,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
……略……
目前,全市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达标率达到XX%以上。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老旧建筑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加固力度,先后对XX所学校、XX家医院、XX座桥梁等重要设施进行了抗震加固,有效提高了这些设施的抗震能力。,我们还深入推进震害防御基础项目建设,开展了全市地震小区划和活断层探测工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我市的震害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日益完善
我们始终把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一方面,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了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军队、武警、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支,队员余人,配备了各类救援装备台(套)。另一方面,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储备了帐篷、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各类应急物资,确保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和使用。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近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次,参与人数达到XX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全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成效显著
我们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地震基本知识、防灾减灾技能和应急避险方法。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万余人次。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科普基地和队伍建设,建成了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培养了一支XX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到学校、社区、企业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防震减灾工作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正视问题挑战,清醒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短板不足
(一)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虽然我们在地震监测台站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全市地震监测台站的分布还不够均衡,部分偏远地区的监测台站覆盖率还较低,存在监测盲区。同时,地震监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一些复杂地震前兆信息的捕捉和分析还不够精准。,地震预警终端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目前全市还有XX%的学校、社区、企业尚未安装地震预警终端,无法及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影响了预警效果的发挥。
(二)震害防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方面,虽然新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达标率较高,但一些老旧建筑和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较差,抗震加固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农村地区在建设房屋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没有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一些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震害防御措施还不够完善,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引发次生灾害。
(三)应急救援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求
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社会救援力量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战演练,在应对复杂地震灾害时的协同作战能力还不够强。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还不够充足,部分应急物资的储备地点分布不够合理,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可能会出现物资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能会出现通信中断的情况,影响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的开展。
(四)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还不够强
虽然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但仍有部分公众对地震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一些单位和企业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也没有组织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在面对地震灾害时往往不知所措。,涉震yq监控和引导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地震谣言传播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澄清和引导,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
四、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地震监测预报,提高地震预警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建设。按照"一县一台"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偏远地区和监测盲区的台站建设力度,计划在未来年内,再新建个地震监测台站,实现全市地震监测台站全覆盖。同时,加强对现有台站的设备更新和维护管理,提高监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地震预报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健全地震预报会商机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地震预报技术和方法,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地震前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地震异常现象,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力支持。三是扩大地震预警终端覆盖范围。制定地震预警终端安装计划,加大对学校、社区、企业、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预警终端安装力度,确保在未来年内,全市地震预警终端覆盖率达到%以上。同时,加强对预警终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准确地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二)夯实震害防御基础,提升工程抗震能力
一是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和施工监管,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全过程监管机制,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