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三农资金保障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三农资金保障的必要性
(二)从区域发展角度审视三农资金保障的紧迫性
(三)从民生改善维度理解三农资金保障的现实意义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当前三农资金保障工作的突破与不足
(一)资金争取实现“量质齐升”,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资金管理实现“规范高效”,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三农资金保障工作质效
(一)强化政策研究,提升资金争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资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益和规范水平
(三)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
四、强化责任落实,为三农资金保障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三)强化监督检查,守牢纪律规矩底线
……
在全市三农领域资金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三农领域资金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两资三能”工作要求,总结今年以来全市“三农”领域资金争取和保障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金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市)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刚才,X区、X市、X镇等地区和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既总结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计划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三农资金保障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三农资金保障的必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的以来,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力度,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健全‘三农’投入保障体系,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就我市而言,作为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达万亩,农村人口万人,农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达X%,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任务,更是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现实需求。以今年为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农
……略……
项目将围绕“产业好、环境好、治理好、生活好、文化好,宜居、宜业”目标,打造个示范村,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落户市,获补助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全链条发展,预计可带动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落户县镇,获资金补助0.1亿元,将聚焦特色产业,建设X个标准化种植基地、X个精深加工园区。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的“金字招牌”,提升了我市在全省“三农”领域的影响力。
2.资金争取多元化,各级资金统筹力度加大
在争取、省资金的同时,我市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形成了“补助+省级奖补+市级配套+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今年全市争取省级美丽乡村片区建设项目落户区,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0.4亿元;财政支持的水利幸福河湖项目落户新区,获资金补助0.8亿元;争取省级2025年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村项目20个,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0.6亿元。,市级财政通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设立亿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家金融机构推出“乡村振兴贷”“农担贷”等产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亿元参与农业农村建设。以县为例,通过“引导+企业参与”模式,吸引集团投资亿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
(二)资金管理实现“规范高效”,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1.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日益健全
市财政局牵头制定《X市“三农”领域资金管理办法》,建立“预算编制—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全流程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和责任分工。在绩效评价方面,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挂钩,比如对绩效评价优秀的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次年增加资金安排X%;对绩效一般的项目,减少资金安排%。同时,依托财政资金监管平台,实现对“三农”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今年以来共发现并整改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个,涉及金额万元,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2.资金整合成效明显,使用效率持续提高
按照“统筹安排、集中投入、重点突破”的原则,我市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农田水利、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资金进行统筹,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使用机制。今年全市整合涉农资金亿元,集中投入到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个、基础设施项目个。以区为例,通过整合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资金亿元,打造了X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了“资金集中、项目集成、效益集聚”的良好效果,该经验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资金争取的前瞻性和精准度有待提高
虽然今年争取资金总量实现增长,但在项目谋划上仍存在“被动响应”现象,部分县(区、市)对、省政策研究不深入,未能提前谋划储备项目,导致在政策窗口期错失机遇。比如,在某专项债券申报中,我市因项目准备不充分,仅获得额度亿元,较市少亿元;在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申报中,由于缺乏前期论证,我市个项目未能进入省级盘子。,部分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亮点,比如多个县申报的产业强镇项目都集中在传统种植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领域谋划不足,导致竞争力不强。
2.资金使用效益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在资金拨付环节,部分项目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现象,资金拨付进度滞后于项目建设进度,今年一季度,全市“三农”资金拨付率仅为X%,低于序时进度个百分点;在资金使用环节,个别地区存在“撒胡椒面”现象,资金分散投入到多个小项目,导致“小而全”却“小而弱”,比如县投入万元建设的个村级产业项目,单个项目资金不足万元,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部分民生项目重建设、轻管护,比如县去年投入万元建设的个农村饮水工程,因后续管护资金缺乏,已有X个工程出现设备老化、供水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群众满意度。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三农资金保障工作质效
(一)强化政策研究,提升资金争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建立政策动态跟踪机制,抢占资金争取先机
各县(区、市)、各部门要成立政策研究专班,安排专人对接、省相关部委,建立“政策信息库”,实时跟踪国家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水利建设等领域的政策动向,重点关注一号文件、常务会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官网等渠道发布的政策信息,做到“政策一出、研究跟进”。比如,近期提出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相关县(区、市)要迅速对接,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等项目,争取纳入支持范围。市财政局要牵头建立“政策—项目—资金”对接清单,每月发布政策解读报告,指导基层精准谋划项目。
2.提升项目谋划质量,增强资金争取竞争力
项目是资金争取的载体,要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建立动态项目库。谋划项目时,要突出“三个结合”:与国家战略相结合,重点谋划符合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项目;与我市特色相结合,围绕X、等优势产业,谋划全产业链发展项目;与民生需求相结合,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农民急难愁盼问题,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比如,县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