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审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二)优化审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三)优化审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三大举措
(一)深化上门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一是扩大服务覆盖面
二是提供全流程指导
三是强化服务效果考核
(二)健全多方联动机制,凝聚审批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上下联动
二是加强横向联系
一要求,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批量服务
三是推动政银企联动
(三)完善高效办理机制,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
二是强化容缺受理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细化任务分工
三是严格考核问责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
二是开展技能竞赛
三是强化建设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
……
在全市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我市在“立项争资”项目审批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效,进一步部署推进以“上门服务、多方联动、高效办理”三大举措为核心的审批优化工作,确保全市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行政审批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行政审批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刚才,X县行政审批局、X行业主管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进行了详细阐述,讲得都很到位,提出的思路和措施切实可行,我都同意,大家务必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审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立项争资”作为项目落地的首要环节,其审批效率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202x年全国在相关领域的专项资金投入超过5万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市积极抢抓机遇,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据
……略……
提高效率,提前2个月开工建设,让群众早日享受到了改造带来的便利。反之,如果审批环节拖延,不仅会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还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能够加快民生项目落地见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三大举措
(一)深化上门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一是扩大服务覆盖面。在前期为汉江国投等重点企业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全市范围内有“立项争资”需求的企业和项目单位,建立动态服务台账。计划在2025年,组织业务科室深入全市12个县(市、区),覆盖不少于200家企业和项目单位,开展“窗口进企业”活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项目,如制造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制定个性化的政策解读方案,确保企业和项目单位准确了解审批权限、申报材料及流程。二是提供全流程指导。对于企业和项目单位谋划的“立项争资”项目,按照资金争取时序和项目进度,提供从项目策划、立项申报到审批完成的全流程“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服务。例如,在项目策划阶段,帮助企业分析政策导向,确定项目可行性;在申报阶段,协助企业整理完善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已开展服务的项目进行定期回访,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审批问题。三是强化服务效果考核。将上门服务的企业满意度、项目审批完成率等指标纳入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求每次上门服务后,企业和项目单位需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于服务不到位、企业反馈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确保上门服务取得实效。
(二)健全多方联动机制,凝聚审批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上下联动。市级行政审批部门要加强对县(市、区)行政审批部门的业务指导,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开展业务评比等方式,提升基层审批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严格落实审批权限,对于跨层级、跨区域的项目,由市级行政审批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进行联合审批,确保审批工作顺畅进行。例如,对于涉及多个县(市、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市级统筹、属地配合的审批模式,避免出现审批推诿、标准不一等问题。同时,建立上下贯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审批数据实时互通,便于及时掌握项目审批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加强横向联系。与市级住建、发改、数据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立项争资”项目审批中的难点问题。由行业主管部门统筹本系统所有项目,统一申报前期手续,行政审批部门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批量服务。例如,在教育领域项目申报中,由市教育局统筹全市学校建设项目,统一收集申报材料,行政审批部门集中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将办理时间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平均15天缩短至5天,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三是推动政银企联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政银企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立项争资”项目信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项目前期策划,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设计、贷款申报指导等服务,实现项目审批与资金支持的有机衔接,解决企业项目建设资金难题。
(三)完善高效办理机制,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对“立项争资”项目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节能审查、施工许可、安全评价等审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建立审批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政策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审批事项和申报要求。推行“一表申请”模式,将多个审批事项的申报信息整合到一张申请表中,减少企业重复填报信息。例如,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和节能审查的申报材料进行整合,企业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时办理两项审批业务。二是强化容缺受理。对于需办理施工许可、节能审查等手续但缺乏部分申报要件的项目,在企业作出书面承诺后,实行容缺办理。明确容缺材料的范围和补齐时限,确保项目审批不受影响。如在节能审查中,对于已批准可研报告中有能耗数据的项目,可先行办理能评批复文件,后续在规定时间内补办节能报告专家评审程序。同时,建立容缺受理跟踪机制,对容缺办理的项目进行重点关注,督促企业按时补齐材料,防范审批风险。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对申报材料齐全的“立项争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审批”。推行“首席审批员”制度,由业务骨干担任首席审批员,对紧急、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审批“当天申请、当天办结”。建立审批超时预警机制,对接近审批时限的项目进行预警提醒,确保项目审批高效推进。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优化“立项争资”项目审批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行政审批局成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