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认识当前防溺水工作的严峻形势与重要意义
二、全面总结前期防溺水工作的成效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精准施策,全面筑牢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
(一)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二)深化隐患排查,全面提升水域安全防护水平
(三)健全防控机制,构建全方位的防溺水工作网络
(四)提升应急能力,有效应对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强化保障,确保防溺水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三)强化督导检查,推动任务落实
(四)健全考核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
在全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中小学生溺水防控形势,总结前期工作成效与不足,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防溺水重点任务,坚决遏制溺水事故发生,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各县(区)人民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等。刚才,市教育局、X县人民、X区水利局、X街道办事处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指出了问题短板,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当前防溺水工作的严峻形势与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中小学生暑假即将来临,涉水活动日益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易发期,防溺水工作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从全国范围来看,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202x年全国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起数占意外伤亡事故总数的34.6%,死亡人数占意外伤亡总人数的41.2%,其中农村地区溺水事故占比高达78.3%,成为威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从我省情况看,202x年入夏以来,截至5月底,全省已发生中小学生溺水事故12起,造成8名学生死亡、3名学生失踪,较去年同期事故起数上升15.4%,死亡人数上升14.3%,形势不容乐观。
从我市实际情况分析,形势同样严峻复杂。202x年,我市共发生中小学生溺水事故5起,造成4名学生死亡,其中X县2起、X区1起、X县1起、X区1起,均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河流、池塘、水库等自然水域。今年入夏以来,虽然尚未发生溺水死亡事故,但已出现3起学生涉水遇险事件,所幸救援及时未造成伤亡:5月12日,X镇3名小学生在村边池塘玩耍时不慎滑落,被附近巡查的村干部
……略……
重点时段,对重点水域进行巡逻。全市共组建巡查队伍1200余支,参与巡查人员达8600余人,今年以来累计巡查18万余人次,劝离涉水学生3200余人次。X镇还创新实行了“员包片、群众包段”的巡查机制,将全镇50公里河道划分给200名员和500名群众负责,确保了巡查无死角、无盲区。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责任落实仍有漏洞。部分县(区)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市级部署要求在基层未能完全落地见效。有的乡镇(街道)对防溺水工作重视不够,仅停留在开会部署层面,缺乏具体行动;有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未能形成工作合力。如在前期检查中发现,县镇有3处池塘存在安全隐患,水利部门认为应由乡镇负责,乡镇则认为应由水利部门牵头,导致隐患长期未得到整改。
二是宣传教育不够深入。虽然开展了大量宣传活动,但仍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部分学校的防溺水教育流于形式,仅通过班会简单讲解,缺乏实践演练;农村地区的宣传仍有盲区,部分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对防溺水知识了解甚少。X镇曾发生一起学生溺水险情,事后调查发现,该学生及其监护人从未参加过任何防溺水宣传活动,对溺水危害和防范措施一无所知。
三是隐患排查整治不够彻底。部分地区存在排查不全面、整改不彻底的问题,一些隐蔽性较强的水域隐患未被发现,已发现的隐患也有部分因资金、土地等问题未能及时整改。如区街道一处废弃的采砂坑,水深达5米,周边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多次被群众举报,但因涉及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治理;部分水域的警示标志被损坏或遮挡后,未能及时修复或更换,失去了警示作用。
四是巡查防控存在薄弱环节。巡查人员多为兼职,专业能力不足,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巡查积极性不高;重点时段的巡查频次仍显不足,尤其是在凌晨、傍晚等时间段,容易出现监管空档。X县曾在凌晨5点发生一起学生偷偷下水游泳事件,巡查人员直到早上7点才发现,虽未造成伤亡,但暴露出巡查时段存在漏洞。,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水域因位置偏僻,巡查难度大,防控效果不佳。
五是家校协同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家长监护责任意识淡薄,对孩子的看管不到位,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暑假期间,放任孩子独自外出玩耍,增加了溺水风险。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不够紧密,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_的关注不足,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据统计,我市发生的溺水事故中,有80%以上是由于家长监护缺失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
三、精准施策,全面筑牢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
(一)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一是深化学校教育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将防溺水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内容,每周至少开展1次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每月组织1次防溺水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要创新教育形式,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举办知识竞赛、开展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各学校要建立学生涉水情况台账,对有游泳爱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今年暑假前,全市所有中小学必须完成防溺水“六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知识讲座、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发放一封致家长的信、签订一份安全责任书、开展一次家访活动,确保教育覆盖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家庭。
二是拓宽社会宣传渠道。宣传部门要统筹各类媒体资源,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防溺水专栏,高频次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警示案例和安全知识。要利用城乡公交站牌、社区宣传栏、乡村大喇叭等载体,广泛宣传防溺水常识,营造“人人关注防溺水、人人参与防溺水”的社会氛围。各县(区)要制作防溺水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发放到每个村(社区)、每个家庭,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县可借鉴区的经验,组织文艺工作者编排防溺水题材的小品、快板等节目,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防溺水知识。
三是压实家长监护责任。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特别是要加强对孩子在节假日、周末及放学后的看管,坚决不让孩子独自到危险水域玩耍。学校要建立家长联系群,及时推送防溺水提醒信息,每周至少发送1条安全提示。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_学生,学校要联合村(社区)落实专人帮扶,定期走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解决监护中存在的困难。各县(区)可探索建立家长监护责任承诺书制度,由家长签订承诺书,明确监护职责,对因监护不到位导致发生溺水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家长的相关责任。
(二)深化隐患排查,全面提升水域安全防护水平
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辖区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水坑、灌溉渠、取土坑、废弃矿坑等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重点排查水域周边是否设置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易滑地段、是否有杂草遮挡视线等问题,详细记录隐患位置、类型、具体情况等信息,建立健全隐患台账。排查工作要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7月初市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专项督查,确保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狠抓隐患整改落实。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要实行台账管理、销号制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每一处隐患都有人管、有人改。对能够立即整改的,要当场整改到位;对需要一定时间和资金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对整改难度较大的,要及时上报同级协调解决。要在危险水域增设醒目的警示标志,内容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同时标注附近村庄或学校的联系电话。在水深、坡陡、水流湍急等高危水域,必须设置防护栏、隔离网等物理屏障,防止学生靠近。对无人看管的小型水库、池塘,要采取填埋、围挡等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到7月底,全市隐患整改率必须达到100%,并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隐患反弹。
三是完善救援设施配置。在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水域,要因地制宜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救援设备,并确保完好可用。要在设备旁设置明显标识,告知群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各县(区)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救援设施的购置和维护,确保每处重点水域都有必要的救援设备。同时,要在有条件的水域安装监控摄像头,接入当地公安机关或乡镇(街道)的监控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涉水行为。X县要加快推进小型水库监控设备的安装进度,确保在6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X区要在已设置救援设施的基础上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