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认识推广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二、准确把握我市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与成效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明确下一步推广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的重点任务
(一)扩大浅层地热能应用规模
(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监督管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
……
在全市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推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推广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双碳”战略,总结我市在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和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广泛普及。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直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县(市)区住建部门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主要领导、部分高校、医院负责人以及相关开发、建筑企业代表等。刚才,市住建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发改委以及X县(市)区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提出了下一步计划,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广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双碳”战略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共机构作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在节能降碳方面理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而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建筑规模化应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的推广,正是公共机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路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这是落实“双碳
……略……
业中,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这是提升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公共机构作为行政、服务群众的场所,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公共机构积极推广浅层地热能应用和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能够向社会传递绿色发展、节能降碳的理念,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到节能降碳行动中来。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机构在节能降碳方面的表现也有了更高的期待。通过推广这些新型能源和管理模式,公共机构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公信力,带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营造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
二、准确把握我市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与成效
自我市启动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准确把握。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自202x年成为省级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积极推动浅层地热能在公共机构中的应用,除了已完成的X市民之家、万楼片区等项目外,各县(市)区也纷纷开展试点工作。X区在新办公大楼建设中,采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系统,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运行半年多,节能效果显著;X县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中,应用浅层地热能面积达5.2万平方米,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就医环境。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总面积已突破100万平方米,较试点初期增长了近50%,应用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大的态势。
二是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在浅层地热能应用过程中,我市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韶山市交通人防指挥中心项目创新采用桩基地热能技术,以螺旋布管替代U型管,首创装配式浅层地热能应用,缩短三分之二以上工期,减少了布管深度。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也为浅层地热能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市住建局联合大学能源学院开展了浅层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智能化的地热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地热能的利用情况,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系统运行参数,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该技术已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逐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服务模式,在我市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指南》,规范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流程。目前,全市已有30多个公共机构项目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能源管理公司20余家,这些公司通过为公共机构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实现了节能效益共享。例如,市服务中心与能源管理公司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浅层地热能系统,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由能源管理公司全额出资,通过节能效益分享的方式收回投资,合同期为10年,预计每年可节省能源费用80万元,既减轻了的财政压力,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是节能降碳效益显著。随着浅层地热能应用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市公共机构在节能降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测算,全市已投入运行的浅层地热能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相当于种植了60多万棵树。韶山市交通人防指挥中心项目运行15个月节能达44.15%,X新办公大楼项目运行半年节能率达40%,X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节能率达3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浅层地热能应用在节能降碳方面的巨大成效。同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公共机构的能源费用也大幅降低,平均降低比例达40%以上,为公共机构节省了大量的运行资金。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市整体浅层地热能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X市、韶山市等试点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应用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管理模式成熟;而一些偏远的县(市)区,由于对浅层地热能应用的认识不足、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应用进展缓慢,甚至尚未开展相关工作。例如,X县目前仅有1个浅层地热能应用项目,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影响了全市浅层地热能应用的整体推进速度和成效。
二是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尽管我市在浅层地热能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技术创新成果,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在项目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效率和项目的稳定性。例如,个别项目由于设计时对地质条件勘察不够充分,导致地热能采集效率不高;一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出现了管道泄漏等问题,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浅层地热能应用项目初期投资较大,包括地质勘察、系统设计、设备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