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县委常委会认真研究了今年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面貌显著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走出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三农”工作路子。总结起来,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在培育市场主体中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我们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依托龙头企业扩张基地、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茶饮产业发展上,20xx年培育了2家省级、3家市级龙头企业,XX、XX分别获得国家驰名商标、陕西名牌产品,这在茶饮产业的发展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是在推进移民搬迁中加快了城镇化步伐。近两年来,我们坚持把陕南移民搬迁作为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按照“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鼓励农民进城”的思路,建成了XX、XX等一批在全市都有影响的农村新型社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是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中改变了农村面貌。坚持城乡统筹、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县城、集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的一批堤防工程相继建成,XX、XX、XX等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不断完善,农村通村示范路、连户路建设扎实推进,农综开发、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等农村群体性项目加快实施,百里绿色长廊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是在深化改革中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我们坚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先后启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体制、农技推广体系、林权制度等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在培育龙头企业、促进规模经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释放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潜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是在改善民生中增强了农民幸福感。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农村学校,提高了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医保制度,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清醒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
虽然我们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农田灌溉条件差,农村环境整治任务艰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农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缺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四是农民增收压力较大。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农民就业渠道有限,财产性收入来源单一,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进“三农”工作。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我们要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壮大茶叶、果品、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打响XX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突出问题,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农村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增加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各项补贴补助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转移性收入。
五是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点工作。各乡镇党委书记要当好“三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投入保障。建立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领域,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严格考核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三农”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农业农村发展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强化结果运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对在“三农”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问责追责。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好“三农”故事,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总之,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全县“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