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开展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大战略性措施。省委袁纯清书记等有关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都十分重视。10月19日至22日,省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督查组对我市襄汾、永和、吉县、大宁4个县进行了督查,督查组不仅充分肯定了我市的工作,而且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认真贯彻汤涛部长的讲话精神和全省干部下乡包村增收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省督察组的意见和要求,对我市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认清形势,寻找差距,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地开展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确保我市“十二五”末实现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明确差距,进一步增强开展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工作团、各工作队的共同努力,我市共有32个市厅级领导干部,673名县处级领导干部,9804名科级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到田间地头,住在包联农户家中,与农民朋友拉家常,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子。截至9月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帮助农村制定发展规划20xx多个,确定致富项目2427个,提供帮扶资金2100多万元,帮助农村解决实际困难3360个,形成调研报告957篇。总的看,我市的干部下乡包村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委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省委部署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活动后,市委谢海书记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各县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注重培训指导,提升工作水平。为确保干部下乡取得实效,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多期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提升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实际需求,各工作队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根源,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的意义和成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对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应付差事、走过场的现象,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二是工作推进不够平衡。一些地方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导致帮扶效果不明显;三是长效机制尚未健全。个别单位在活动中缺乏系统规划和长远考虑,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四是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由于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导致资源分散浪费,未能形成合力推动农村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重点任务,精准施策发力,不断提升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一)突出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兴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创业。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过技能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能。
(二)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要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要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各项设施建得好、用得上、长受益。此外,还要注重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好古村落、传统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
(三)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改革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一招。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资产所有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领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还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要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要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善于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并推广典型做法,推动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保障,压实责任,确保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对活动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足额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活动顺利进行。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设立慈善基金、捐赠物资等形式,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上来。
三是强化考核评价。要将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科学设定考核指标,细化量化评分标准,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要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力度,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进行严肃问责。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优化,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注重总结宣传。要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发展的浓厚氛围。要注重挖掘和报道基层干部扎根一线、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树立新时代“三农”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总之,开展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有效载体。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为实现我市“十二五”末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