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着全球经济,我国、我省、我市经济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要始终遵循应有的规律,违背经济规律必将会受到惩罚。就我市经济发展走势看,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重点产品市场萎缩,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投资者的信心有所下降,重点项目投产达产难度已经显现。这些冲击和影响有企业自身管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密切相关。我们要面对危机,正视困难,增强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积极应对。要迎接挑战,在危机中实现国民经济新的转机。任何一次危机都必然带来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我们要善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不利的条件下捕捉加快发展的良机。
一是工业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在结束了10年工业亏损历史,结束了10年财政低迷历史,结束了10年没有大项目支撑历史的基础上,今年全市经济仍然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一个巩固、两个领先”的目标基本实现。到10月末,全市生产总值增幅仍在20%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33.7%,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1.8%,工业总产值增幅40.3%,工业增加值增幅22.9%,利润增幅44.2%。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排在全省前三位,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企业体制、机制的适应力明显增强。企业改制后,机制的灵活、体制的创新,为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应对今天的金融危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充分释放,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许多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不仅优化了内部管理结构,还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同时,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极大激发,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市企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为我们战胜危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转化经济风险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我市工业企业多、产业门类全,在金融危机面前,风险和冲击大大分散,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传统产业也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推动下焕发新生。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布局,使得我市经济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特征。即使某些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其他行业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从而有效缓解了整体经济的波动幅度。此外,我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先天优势也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了从原材料开采到深加工再到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借助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靠近沿海港口的优势,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企业落户,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我市经济的内在活力,也为应对金融危机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是支柱骨干企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良好。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很多企业虽然面临资金紧张、订单减少等问题,但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加强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其次,企业自身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那些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市场上更具话语权,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风险。最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也为部分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快,一些符合绿色环保、健康养生等理念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旺盛,相关企业抓住这一契机,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兴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一招。我们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第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第三,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继续深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积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益。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支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第四,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第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待遇水平,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总之,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看到机遇和希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勇于担当,善作善成,就一定能够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