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以其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事物。它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近日,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需要,同时,网络也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视点。
一、网络应用现状
我县农村家庭拥有电脑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农村家庭拥有电脑的比例约为5%,而城镇家庭的这一比例则达到了68%以上。此外,遍布城镇和乡村的营业性网吧以及单位拥有的办公电脑,使得全县共有近8万台电脑。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电脑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逐步增加电脑的配备。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电脑普及率仍然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机会。
2. 未成年人使用电脑的情况:近年来,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计算机教育课程,使得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掌握了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据调查显示,超过70%的未成年人表示,他们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资讯或参与在线学习平台。这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但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部分网站内容良莠不齐,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网民结构分析:从网民的年龄构成来看,成年人仅占10%左右,以青少年为主,其中未成年人约占50%。网上冲浪,已成为未成年人追逐的新潮,许多中学生更是以当“小网虫”为荣。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互联网在这个时期的介入无疑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社交平台;另一方面,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后果。
4. 网络游戏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多数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迷恋网络游戏。随着《网吧管理条例》的实施,学生在家里玩游戏的比例急剧上升,平均一次持续玩3小时以上的占12%。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坐在电脑前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健康问题,更严重的是,虚拟世界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可能扭曲未成年人的心理认知,使其难以适应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互动。
5. 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情况的认知与管理:60%的家长不懂电脑知识,30%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10%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不管,15%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去过“网吧”,而有54%的中小学生对家长隐瞒自己玩游戏的真实情况。这一现象反映出家长在未成年人上网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许多家长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知识,无法有效地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出门玩耍,待在家里上网就是安全的。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使得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的世界,鲜花与荆棘并存。互联网在给未成年人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具体而言,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影响:
拓展知识面:互联网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知识海洋,无论是学术研究、文化娱乐还是职业技能培训,都能在网上找到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未成年人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体系。
促进社交互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新的社交渠道,使他们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这种跨时空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升创新能力:互联网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大量的创意工具和展示平台,如编程、设计软件等,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许多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鼓励,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
2. 消极影响:
信息过载与虚假信息: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且复杂,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足够的判断力来筛选有用的信息,容易被误导。特别是某些不良网站充斥着低俗、暴力、色情等内容,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网络成瘾问题: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娱乐形式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容易使未成年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长期沉迷网络会导致未成年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隐私泄露与网络安全: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的受害者。此外,网络欺凌、恶意攻击等行为也时有发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三、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网络对未成年人带来的双重影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或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网络生活,了解他们常用的网站和应用,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上网行为。同时,家长还应注重自身的网络素养提升,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学校教育的责任: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网络素养相关内容,如网络安全、信息筛选、网络伦理等。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掌握必要的防护技能。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 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非法网站和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网络空间的清朗。互联网企业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杜绝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的传播。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正能量,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让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努力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